2009年3月24日星期二

悲凉壮阔的史诗——听《旺达与巨像》ost有感

《旺达与巨像》是一款老游戏了,可是我前两天才将它通关。这真是一款难得的好游戏啊……我觉得是我玩过的最好的游戏之一,它丰富的内涵甚至超过了一本厚重的书,带给人的震撼不亚于亲身经历。音乐的风格和音效与画面的的搭配更是让人不胜回味……爱与勇气的交织,命运的捉弄和希望的共存始终贯彻整个游戏,这些地方很让人感动,或许正是这款游戏出彩的地方吧。      然而,如果没有符合游戏主题的游戏配乐作为搭配,恐怕这款游戏的艺术感染力就要下降一个等级了,喜爱它的玩家也不会那么多了。这款游戏的音乐给我整体的感觉是神圣庄严,充满神秘色彩和宗教色彩,意境深远宏阔,颇有悲凉的意味,很有点史诗般的感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游戏片头动画中的音乐。一只苍鹰掠过,身下是无底的深崖,苍鹰拍着翅膀,独自穿梭在这险峻的峡谷中。画面拉近,苍鹰飞过悬崖上的一条羊肠小道,就在这羊肠小道上,主人公旺达骑着爱马agro出现了,他抬头望了望离去的苍鹰,便继续和爱马踏上了宿命的征途。画面里,几乎无所不包:山崖,丛林,大海,天空,小溪,以及各种各样的动物。但是游戏对此没有任何诠释,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却又有一种难言的感觉,让人顿生敬畏。音乐中,我们可以听到类似教堂中的祈祷的纯净的人声,孤独的箫声和延绵的大提琴声,更让这一切蒙上了神秘和神圣的面纱。确实,直到游戏最后,这神秘的感觉也没有消失,有许多游戏没有给出答案的谜题,比如旺达和那个他的爱人究竟是什么关系,他的爱人究竟如何复活的,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或许这就像奇迹一样,一些事情,并非发生了什么我们才去相信,而是我们相信了才会发生,所以有了信仰。所以,神圣的感觉亦贯穿游戏的始终,我想这不仅和游戏本身的风格有关,与旺达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也是有关的。      

在寻找巨像的途中,是没有音乐的,只有一些音效。然而,当狂风声、溪水声伴随着游戏画面出现的时候,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特别是在山间徘徊时,没有光照进来,只有苍劲的风声,让人不寒而栗。于是拼命的催胯下的战马前进,然而当旺达的喝叫声回荡于恐怖的风声中的时候,更让人感受到那种难言的孤独。虽然没有音乐,但是却让人感觉更为真实。     

 当我们来到某些场景,通过这些场景会来到巨像的藏身之处时,画面会出现特写,同时音乐起。这些音乐往往由箫声和鼓点相伴,比如第6首巨像の気配和第23首閉ざされた都市,给人带来神秘的感觉,而且让人对前方充满期待。不定的节奏又让人感到一丝惶恐,很显然是在描写旺达的心理,那种快见到巨像时的期待和焦躁不安的情绪。第14首湖畔,短短的几声让人感觉到湖下似乎藏着什么秘密,为巨像的出现增添了神秘感。      

来到了巨像的面前,根据巨像的不同表现,音乐也有不同的表现。第7首異形の者達 ~巨像との戦い~,音乐气势磅礴然而节奏不快,很好的体现了巨像的高大和缓慢的特点。第12首荒ぶる邂逅 ~巨像との戦い~节奏一直很快,体现出了遭遇战的紧迫的感觉。第15首静寂 ~巨像との戦い~很缓慢,然而却时时刻刻给人紧张的感觉,就是不敢放松警惕,因为这首音乐出现时,我们面对的巨像是不会主动攻击的,但是却让人无法掉以轻心。第30首儀式の終焉 ~巨像との戦い~,此时面对的是最终boss,音乐中战斗的元素已经削减了很多,如果只听音乐的话几乎听不出这是一首battle theme,然而这恰好表现了这一战的意义,神圣的人声再次出现,似乎在做忏悔、祈祷,或许这正是在预示着不管本场战斗输赢与否,主人公都将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战斗音乐让人热血沸腾,充满干劲的音符给人带来无限的力量,使人充满勇气地向庞然大物发起攻击,克服恐惧,站在暴怒的巨大石像的身上为了守护的人奋力拼搏。此时一般都是旺达已经找到了巨像身上的弱点,音乐的重心也从巨像身上转移到旺达的身上。相信很多玩家都有这种感受,听到战斗音乐的时候,手心总是攥一把汗,因为此时往往我们要用力的压住按键,让旺达不从巨像身上掉下来。而高亢的音乐让我们如临其境,仿佛是自己爬在巨像身上,吃力地向上攀登。我最喜欢的战斗音乐是第13首甦る力 ~巨像との戦い~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苏醒的力量,这音乐确实是有这种神奇的力量,让人几乎调动全身的力量,集中注意力,找寻巨像身上的弱点,并狠狠地刺下去。巨像疯狂的摇头,旺达抓紧巨像头上仅有的几根毛,而身体漂浮在空中的景象,伴随着这激昂的音乐,真是叫人大呼过瘾。这首音乐也在宣传片中出现,那开阔的场面、跃动的节奏让人无法忘记。同样,第8首開かれる道 ~巨像との戦い~也是很优秀的战斗音乐,这首曲子节奏不慌不忙,显得很沉稳,表现出旺达已找到制敌之道、成竹在胸的感觉。      当巨像被击倒时,便出现了第9首戦いの終り。这音乐是人声和提琴声相伴,随着画面上巨像的轰然倒地,给人十分悲伤的感觉,音乐的凄诉或许正是在暗示着每消灭一个巨像就离最终的毁灭更近了一步吧……   

  最后再说几首印象比较深的曲子吧,都是和游戏主题相关的。第35首陽のあたる大地,让人感觉充满希望,难得的明快的节奏,最后又慢慢趋于平静,或许体现的正是主人公旺达的心理变化。第26首祈り,当旺达满怀深情站在台上的少女身旁时,便响起了这首饱含深情的曲子,祈祷,是啊,旺达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在尽了自己的力以后,所作的只有默默的为她祈祷……第27首駿馬,相信大家对旺达的爱马agro印象都很深吧,当它载着旺达疾驰在旷野中,哒哒的马蹄声伴着飞扬的尘土,它成为了旺达唯一的也是最忠实的伙伴。这首曲子节奏明亮,听起来颇像军乐,沉稳的乐声仿佛就是那马蹄声,鼓舞着人们前进。最后一首曲子最果ての地,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舒服……不过我听不出来那乐器是什么(好像是琵琶?)。一上来让人感觉似乎是在回忆过去的沧桑往事,不过中间有一个很明显的转折,乐曲变得更加悠扬,有了更深远的意境,似乎在诉说着似乎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感受。总的来说,这首曲子给我感觉是一切终于回归平静,希望之光来临了,那些曾经的过往将随着时空逐渐安息……   

  总的来说,这款游戏绝对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仅是游戏,它是有生命的,它一直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却不是用语言。如果想听懂它说的是什么,那么请用你的心灵去倾听,去感受吧。

原文地址:http://www.yshi.cn/forum/viewthread.php?tid=11973

2009年3月19日星期四

异域镇魂曲:阿娜

其实我觉得阿娜还是很漂亮的
 

以前看的帖子 大家对阿娜的映像都不是很好 但是我并不认为阿娜很难看 甚至觉得比失宠好看

当我第一次听到阿娜的主题旋律的时候就觉得她很可怜 我认为这是整个异域里最美丽的音乐了!

其实阿娜只是游戏里的头像不怎么好看 说话也很冲 但她是法洛德抚养大的 只是他的ぞ?在巢穴的阴暗角落里成长 怎么会有失宠的高贵?!

最让我动心的三个女人物 解密者 戴娜拉 然后就是阿娜了

解密者穿越时空不渝的爱恋 无名氏欠了戴娜拉太多 阿娜与无名氏患难与共愿意为他付出生命

其实阿娜内心是很需要无名氏保护的 虽然外表和坚强

大家看看这幅图里的阿娜吧





  有着火红头发和火般热情的恶魔
  ——解密者



---------------------
第三章 阿娜的自述
---------------------

  阿娜是个提夫林女孩,她看上去强壮有力,并且很热心回答我提出的问题。这让我感到有些诧异。就我对提夫林这个种族的了解,她算是一个异类。
  我得说说提夫林。凡是被邪恶的下界接触过的孩子就是提夫林,这是比较笼统的说法。我想提夫林是那些被下界邪恶侵犯过的女子腹内的胎儿,或者是在被下界邪恶打上印记的人--这个印记意味着他们是邪恶的。总之提夫林是个邪恶不祥的种族。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人们,不会愿意和他们接触。
  这样导致提夫林不乐意也不善于和他人打交道。他们比较封闭,独来独往,很难接受他人的友情。但是阿娜是个例外。
  我愿意这么推测,她的转变也是因为受到了无名氏的影响。
  提夫林是有尾巴的,你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他们和普通人类间的区别。在阿娜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她的尾巴就会摆来摆去,越不稳定摆动越急促。
  朋友,在我开始向你展现她的自述前,我想说:阿娜长得不坏,但是你不会认为她是一名淑女。事实上,她曾是一名……


  我曾是一个收尸人。你不必感到太过惊讶,那确实曾是我的职业。我把法印城里能够找到的尸体都收集起来,然后卖给清除者。
  他们要尸体,我要钱。就这么简单。
  我为何要做这一行?我没有选择,我生来就是做这一行的人。我的养父是法络德--你知道他么?哦,你只是略有耳闻,那么我可以为你介绍一下我的养父。
  他原来并不是收尸人之王,他曾经是一名贵族。我看得出来,他保有一些收尸人所不具备的习惯,一些动作,等等。他收养了我,待我还算不错,我有吃有住,你看我长得还是蛮强壮的,呵呵,对一个女孩来说,这并不多见。
  但养父并没有太多感情。他对收尸人的惩罚有时候相当残酷。我知道,他是在利用我,因为我灵巧,我有特殊的本领为他收集更多的尸体,因为我熟悉法印城下层社区的每个角落。
  养父有用不完的钱,他完全可以不做收尸人这种行当。但是他坚持收集尸体,和清除者做交易。我曾经猜想:他可能在寻找些什么东西……从充满污垢和腐烂的垃圾场所中寻找什么特别的东西……
  我对此一直感到非常奇怪,直到遇见了他。是他,他教我答案。
  我离开养父,和他在一起旅行。我逐渐发现,养父确实在寻找一样东西,借着这样东西来逃避可能会受到的惩罚。他作恶多端,害怕报应。因为不端行为,他失去了贵族的资格。我想他还对驱赶他的贵族们怀有一股仇恨。
  --法络德在我看来,是最丑陋的人。从腐烂的尸体上建立一个肮脏的金钱帝国……这种人……为何会有阿娜这样的女儿?哦,我非常庆幸,阿娜不是他亲生的。但是,法络德和下界的邪恶相比,恐怕也差不多少了。
  好了,回到你最关心的话题上来。
  我最初和他相遇时,就亲眼目睹了他的离奇死亡。我觉得他满身伤痕,非常奇怪,简直就是一具走动的尸体!于是我跟踪他,却意外看到他被杀害。
  他的死亡……非常可怖……你看见过鬼魂么?很多在空中飘来荡去的鬼魂包围着他……像是满怀仇恨,要他的命……
  --阿娜的脸孔在扭曲,想必无名氏的死亡惨像在她头脑里牢牢生根了,恐惧也是。她的尾巴缩紧,蜷曲起来,末端微微颤动。
  ……我一直藏在暗处,等鬼魂们散去很久之后,我才潜出来,那时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如此清晰地看着他。他的脸上也有伤痕和针线补丁,他的皮肤满是皱褶和伤疤,像是一张千疮百孔的厚牛皮……我嗅到他身上有一股怪味,这种气味我此前从来没有闻到过。和其他尸体不同,我形容不出,总之很特别……嗯,我想我不讨厌这种气味……
  我照例收刮了他,只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铜球,养父对这个东西很有兴趣,就拿去了。清除者是需要他的,于是我把他送到了清除者那里。
  唉……我说不出来,他对我有种奇怪的吸引力,就算他死了那种吸引力也没有消失。当我看见他从清除者的停尸间走出来的时候,我的心里有种很混乱的情绪在……翻腾……我应该是很吃惊,他居然活了过来,但是我好像又没有太奇怪,仿佛已经有了预料一般……
  从此我知道他不是个凡人。当我终于和他一起旅行的时候,我发现他真的是不死之躯。我也渐渐明白,那些鬼魂为何对他充满仇恨……他每复活一次,就有一个人死去,一个新的鬼魂将诞生……这就是他永恒生命的秘密……
  这样的永恒,在某些人看来,可能是邪恶的。但是我无所谓,他没有莫提私下里说过的那样凶,他很平和,我感觉得到他灵魂里的……善意……并且他很坚强。
  我是真心愿意陪伴他一起经历所有苦难,我也确实这么做了。他是个不凡的人,也许注定要遭遇很多难以想像的阻碍和磨难,但我没有怨言。我渐渐能够明白他的内心,他一直希望找回自己的记忆,找回自我,当他发现自己曾经犯下很多过失的时候--我不认为那是他的罪,那只是他的过失,因为那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前世犯下的--他真诚地在忏悔,悔恨折磨着他……无论谁体察到了他痛苦的灵魂,都会为他难过的。
  --这时,阿娜的尾巴渐渐举起来,开始摆动着。她的话语里分明表白了她对无名氏的情意。我猜想她可能喜欢无名氏。
  你明白永恒么?我不知道我明白多少,但是我明白一点:没有任何一个人像他那样背负着重担!因为没有人有他那么多时间去犯下那么多过失,自己却还要来承担所有责罚……这是不公平的!!
  为何他要受此折磨!!
  --说到这里,阿娜的尾巴疯狂摆动。她陷入一种歇斯底里的愤怒中。我可以感觉得到,就连空气中都充满了她对无名氏深刻的感情,这种感情空气无法承载。劈啪,似乎有一种这样的声音在我耳内响起。空气破裂了……然后我听到呜咽声。阿娜的哭泣。我静静等待……我的安抚可能没有任何作用。唉,让她自己逐渐适应痛苦吧。
  ……让你见到了我软弱的一面,你会嘲笑我么?不会?哦,谢谢你。你是个好人。
  我肯定今生无法忘记我和他分别的场面!那是我和他的永诀!他将我们送回法印城,然后一个人,孤零零的,带着微笑,舍弃我,去他说的该去的地方……我知道,那是可怖的深渊,血腥战争正在进行,它永远不会结束。但是他已经不再永恒了。我永远不要想像那可怖的惨景再次出现……
  --阿娜把脸埋在双掌间,倚在膝盖上,她的肩膀有规律的耸动着,伤心地流泪……她如此痛苦……我此刻忽然有些怨怪自己言謇词拙起来,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我是如此迫切地想要说些什么。我双眼模糊,闭上眼睛,感觉有什么在涌动着,要冲出来。一副鬼魂撕裂无名氏的画面忽然在我脑海里出现。但是我知道,无名氏在血腥战争中的死亡更加凄惨。无数的塔纳里魔和巴兹魔将会疯狂地把他扯成碎片……永恒……失落了。它轻轻地坠落在地,却发出轰鸣震耳的巨大响声。
  --无名氏……死了。阿娜在哭泣。


  阿娜的自述,就这样结束了。
  我想我那时该离开了,我轻轻抚摸了一下她的肩头,然后我就离开。
  我走了很远之后,她的哭声还在我耳道里回响。
  此刻我也不知道,我该说些什么呢?这个提夫林女孩是同族的异类,也是同族里最可爱的一个。她毫不虚伪做作。对于所谓邪恶的生物而言,阿娜的真诚是最可宝贵的。从阿娜的转变中,我也可以感到,无名氏那巨大的人格力量。那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样也影响到了其他的同伴。当然也影响到了我。



  ————(作者:晚风过长街  来自:亚联 )


文章来源:http://www.bn13.com/bbs/read.php?tid=23699&fpage=3

2009年3月17日星期二

如何健康活到100岁

《别让医生杀了你》:本书作者Vernon Coleman是英国著名医学博士,英国BBC卫生节目主持人,名誉科学博士,至今已写了90多本书,被译为22种文字,畅销50多个国家。在英国,他被视为国宝、保健运动先驱、最博学的医疗顾问。他的医疗热线,牵动了十分之一的英国家庭;他的专栏文章,吸引了全世界数百万读者。有人说,他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大众健康书籍作者。

这里有47条健康活到100岁的秘诀(如果你按照它们行动的话)!

1.别赖床。百岁老人都是无可争议的早起者!

2.别吃得太多。食物的种类很重要,但饮食的量同样重要。过度饮食给身体增加了负担,并导致肥胖(公认的健康杀手之一)。

3.心情舒畅。

4.少量饮酒,酒精过量会损害健康。

5.别过多地怀旧。

6. 要有事做,生活充实。

7. 尽可能地独立。做你自己的主人。你越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你的身体就越健康。

8. 尽量少吃药。经常吃药(不管是医生的处方药还是从药房购买的药物)都将给你的身体带来损害。

9. 别对你的健康问题过度担心。如果你老是认为自己得了病。那么你可能会真的得病。在健康长寿的人群中,很少有人担心疾病或者死亡---他们总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10.避免频繁节食。体重经常处于波动状态对你的健康极其不利。
11.别吸烟。与吸烟的人保持一定距离,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
12.发展一种真正适合你自己的嗜好,并以极大的热情投人进去。

13.避免食用高糖食物。
14.避免进食高脂肪食品。
15.吃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少吃那些袋装的方便食品。

16.少吃肉。过量肉类会引起癌症,而且肉类对于你的身体来说并非一定是必要的。
17.常跟和你关系密切的人一起交流你的想法,别把你的念头封闭在脑海里。如果你认为哭一场对自己有好处,那就哭吧;要是你感到愤怒,那就放声嚷嚷,宣泄你的情感吧。
18.每天对自己的至爱至少说一次”我爱你”。如果能得到同样的回报就再好不过了。这简单的3个字会使你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你不显得多余。
19.每周至少锻炼3次,最好是每天锻炼。较好的运动形式有行走、骑车、游泳和跳舞。适量运动会给你带来快乐。而且它强度适中,不至于给你带来损伤。
20.每周给自己留半天的时间,让这些时间完全属于你自己。

21.大量饮用饮料---特别是水。肾脏需要充足的水来行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22.每天吃一只香蕉,香蕉比苹果对健康更有益。香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纤维,另外它们都有外皮,因此你不必担心受到有毒化学物质和虫子的影响。除此之外,香蕉还具有低卡路里的特点。这使你不用担心发胖。
23.让生活充满欢乐,神情阴郁的工作狂英年早逝的可能性很大。而健康长寿的人常常将生活看成一种饶有兴味的冒险,因而他们得以长寿。幽默感很重要,经常阅读那些使人开怀大笑的书,看那些真正富有娱乐性的电影,并收集你最喜欢的书和电影,这样在你感到情绪不佳的时候就有了解脱的方法,争取每天都找到一点笑料。
24.当你为什么事情担忧的时候,问问你自己,什么是可以承受的最大限度—事情会糟到什么程度?一旦你知道了最糟的结果,你将惊讶于事情突然变得不那么可怕了。
25.别浪费你的生命。将那些垃圾邮件直接扔进纸篓。别回答那些不请自来的电话,别花时间接待各种各样的推销员,这样你每周都能节省下几个小时的时间—属于你自己的娱乐时间。登门拜访的推销员通常推销一些我们不需要的产品,而且不可避免地浪费了我们的时间。
26.买一个带开关的电话,或者买一个带自动答话功能的电话。在你想休息的时候就用得着那些功能了,你记得自己有多少次刚刚坐下休息就被电话打扰吗?多少次的社交晚会被不相干的电话搅和了?我们居然能容忍电话控制我们的生活—本来这些无礼的打扰即使来自孩子们,我们也是不能忍受的。
27.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你不必在纸上写下所有的心灵独白,或者巨细无遗的流水帐。日记能帮你更有效地规划每曰生活—由此也避免了不必要和难以预料的压力。日记能给你抒发情绪的机会。
28.当你感觉愤怒或沮丧的时候,可尝试一些消耗体力的活动。出去散步、拍打毛毯、整修花园。如果你身体不适或体力不济,那就试试走到无人的地方,练练嗓子。排遣你的怒火,有助于保护身体免受不良刺激的影响。
29.如果你通常每晚在同一时刻睡觉,试试偶尔晚睡一次。比如看一次电影、参加一次晚会或与朋友促膝长谈。

30.估计一下你有多少工作时间是用来做你感兴趣的事情的?多少时间是花在别人让你做的事情上?如果你有一半以上的时间用来为他人无偿服务,那么你大可以“自私”一些,给你自己更多的时间。
31.如果你的屋子光线昏暗,那么买亮一点的灯泡。在半明半暗的屋里生活,对精神有压抑作用。大一点的灯泡不会使你的电费帐单难以承受。但是它无疑会给你的生活和情绪增添更多的亮色。
32.好好安排每周的计划,使每周的生活都有一个现实的目标。目标不一定是复杂的、昂贵的。和朋友策划一次聚会、出去散步或看场电影都是不错的计划。别沉湎于电视,以至于捱到最后一分钟才恋恋不舍地去执行你的每周计划。
33.如果你喜欢喝茶或咖啡,尽量不要喝浓茶或浓咖啡。这两种饮料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强力药物。
34.花一点时间把自己打扮得更靓,尽管天气可能不好,你也想不出有什么地方可去,你仍得注意自己的形象。穿色调明亮、令人愉快的服装。良好的形象将提升你的自我感觉,避免穿暗色调的衣服。
35.自我按摩,放松情绪。挫折感、紧张感、愤怒和焦虑的情绪都容易导致肌肉的僵硬,结果造成头痛或其他部位的疼痛。试着每天晚上都用手指按摩自己的太阳穴部位。如果用手指轻轻地按摩整个脸部,将会给你带来清新之感。
36.换穿最舒适的内衣。穿上最薄、最性感和大胆的内衣。前提当然是你能买到它,并有能力消费,虽然这样的打扮不能使你感到暖和多少,但能给你一天良好的感觉。
37.给你5个最好的朋友发明信片。尽管没有任何理由。尽管看起来挺愚蠢,但这能使你和你的朋友都感到愉快。
38.常洗热水澡,如果你感到身体疲劳,或仅仅感到厌烦,试试洗一个热水澡吧,记住带上你喜欢的书或杂志。
39.浏览一下电视节目报。给那些你感兴趣的节目做上标记。等待的喜悦总是一种良好的感觉。
40.看电视的时候要有选择性,成年男子、妇女和儿童花在电视上的时间平均每夭分别为3,4,5个小时。这简直是对生命的浪费。
41.深呼吸。简单的锻炼方法,有助于放松你的身体:深深吸人一口气;然后尽量收腹,使腹部肌肉尽可能紧张;从1数到5;放松肌肉;最后将肺内的气体呼出,重复使用上述方法直至你完全放松。
42.永远不要忽视精神的力量。精神的作用可以使人得病,也可使人康复。
43.及时观察治疗效果。切记。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症状,那么该症状的产生很可能是治疗本身引起的。
44.少到公共浴室去洗澡。学校和运动场的更衣室内常拥挤着许多汗流浃背的人,彼此呼出含有细菌的空气,导致浴室成为最佳的传染疾病的场所。公共澡堂应该被废除。我的意见是。尽量注意保暖,在自己家中洗澡。
45.学会倾听身体发出的信号。当我还是一个早餐健康节目的主持医生时,一个妇女打电话问我,如何才能倾听到她身体的声音。因为她是一个聋子。其实你并不需要真正用耳朵听见身体发出的声响。你“倾听”的方法是尽量注意身体的微妙变化,要做到早期发现症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案。
46.别将你的健康,身体甚至生命全盘托付给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当你真正需要专业人员帮助的时候,记住要保留自我选择和控制的能力。你可以咨询专家们一些技术问题,但对你健康的决定权始终应掌握在你自己手里。尽量在他们开始行动前弄明白他们打算对你做什么,风险又是什么。记住,人体有自愈机制(我称之为“身体潜能”),十有八九能依靠自身的力量从疾病中康复。即便你需要外来的力量对付疾病,你的“身体潜能”仍能起不小的作用。
47.别因为综合使用正统治疗和替代疗法而忧心忡忡。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个医生对你施行治疗的时候,要确保他对你正在进行的其他治疗有所了解。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u/475178b4010009jr

收入与生活,3500与17000

也许,生活没那么艰难。

本文为转载

  实际上,每个人应该的收入都不一样,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理财观念不一样,高收入者追求高的生活质量,这样最终导致了压力是均等的。

  有几个朋友,其中一个纳税的钱比另外一个收入还高,但是从生活的心态、压力上面,看不出来有多少区别。我觉得收入高的人,不一定就压力小,大家可以对比一下看看。

  公司里发工资,资深高管小D找我发牢骚,说这日子没法过了,挣的钱根本就不够花。我说你怎么和北大教授阿忆似的,小D说他和阿忆可是两回事,阿忆是在为自己挣外快找借口,小D的观点不一样,他认为钱这个东西,挣多少都没够,而且,越是有钱,越是觉得自己是个穷人,因为人的收入到了一个层次,就会产生很多不得不花的费用,开销比收入上升得快的多。

  突然想起前几天无意中看到的一张记帐单。那天中午,刚来半年的公司新员工小W在电脑上编辑她八月份的生活开销流水帐,被我看见。我知道她的收入不高,所以问了一句:"够花吗?"她很不好意思,大概是因为让我看到她在公司的电脑上编自己的东西了。"以前挣多少花多少,现在我和男朋友的工资一起花,还行。"我知道她春节准备结婚,出于好奇,就说能不能看看她的记帐单,小W很爽快地从MSN上传给了我。

  小W的工资补贴福利奖金扣掉保险,还剩1700元,小D一个月的纯收入是12500元,两人的收入相差七倍多,而叫穷的却是小D。想想自己每个月紧巴巴的日子,我决心对这个问题做一番"研究"。在小D的帮助下,我们整理了DW两个人的月开销记帐单(都是今年八月的),做出了有趣的比较。

  小W和她男朋友的总收入是:1700 + 1800 = 3500元
  当月支出(零散开支做了合并及取整):
  房租:600元(两人合租深圳的城中村岗厦村的农民房(我刚来深圳时恰好也住这个村),三房中的一间);
  水电管理费:140元;
  煤气费:70元(三家合伙做饭,瓶装气好贵);
  车费:80元(两人上下班都走路,离公司约2公里,80元是假日出去玩的车费,其中打车4 次);
  早餐:80元(23天上班,每天每人2元,有几天没吃);
  午餐:自带盒饭
  晚餐及假日伙食费:540元(晚餐把第二天的午饭做好);
  手机:248元(两人108+140,打的够勤的);
  购物:330元(四次超市,日常生活用品,部分肉菜零食);
  请老乡吃饭:106元;
  买书和光碟:35元;
  女士用品:190元(包括化妆品);
  彩票:20元;
  洗头剪头:30元;
  鞋一双:120元(不知道谁买给谁的);
  其他:135元
  合计开支:2724元,节余:776元
  按小W的说法,加上年终奖,他们两一年可以攒下一万块钱,两个人都年轻,而且工资总是要涨的,所以没觉得什么压力,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华丽的分隔线---------

  小D和他太太的总收入是:12500 + 5000 = 17500元
  当月支出(部分项目为估算):
  住房按揭:6200元(2001年购房一套,总价82万,首期三成,按揭十年);
  物业费:390元;
  水电煤气:350元;
  电话手机:627(电话82+两部手机290+255);
  有线电视及加密频道:74元;
  上网包月:100元;
  停车费:870元(公司停车月卡400元,小区地库月卡350元,日常外出停车120元);
  油费:936元(97号汽油加油三次);
  儿子上幼儿园:1750元;
  钟点工:650元(90小时套餐);
  购物:~800元(四次超市);
  太太美容月卡:800元;
  锻炼费用:260元(每周和朋友打球AA制,游泳);
  早餐:80元(同小W);
  午餐:368元(23天两人快餐平均8元);
  晚餐:300元(钟点工做,菜金估算,主要原料已计入超市购物);
  交际应酬:600元;
  周末全家外出用餐:~600元;
  孩子兴趣班:600元;
  孩子其他费用:400元;
  家庭其他费用:~500元;
  合计开支:17255元,节余:245元

  按小D的说法,余下的钱全家看不了一场电影,买不起一份保险,生不起一场小病,逛不起一个公园。更可气的是,等发了年终奖,要交养路费,买车保险,再加上回家探亲的路费,基本上还是入不敷出,这一年就算交代了。

  除了必须的衣食住行,低收入人家认为可以节省的项目,花钱的人家自有花钱的理由,比如交际费很多是为工作和孩子考虑的;兴趣班大家都上,不去孩子都不会答应;幼儿园要想不坐校车,家门口就这一家;月收入近两万,每周出去吃一顿也不算浪费……

  我对小D说:"到2010年,你的房子供完了,每个月就会多出6000块的节余。"小D听了都快哭了:"四年后的钱现在就盘算好怎么花了:车要换吧?房子旧了要修补吧?孩子上学了要交赞助吧?老人年纪大了要孝敬吧?……哪够啊!"看着小W的记帐单,小D感慨地说:"想想N年前,自己不也是每月两三千块钱,穷是穷,却挣下了如今的家业,现在收入高了,怎么好象比过去更缺钱了。"

  穷人总向往富人的收入,而富人往往羡慕穷人的洒脱。大多数富人都是从穷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当他的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立刻自觉地把生活水平提高到相应的甚至更高的层次,于是问题来了,钱挣的越多越不够花。

  一个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一步不难,难的是遇到困难、挫折或障碍时后退一步。其实生活水平后退一点,比起再早的时候还是好的,但是人们却很难适应这种后退。

文章来源:http://blog.xiaoxiao.com.cn/2007/12/06/shenzhen-rich-poor-accounting.html

为什么写博客,为了提升幸福

为了提升幸福而写博客,写博客便分享了你自己

此文是转载:

  我自己写博客大约在2002年底的左右,那个时候使用CFM的一个博客程序抢建了一个自己的个人博客。然后不断的转载一些东西,那个时候写东西完全是没有方向,也不知道写博客要干什么,更不知道什么是RSS和Trackback。断断续续弄了一断时间,因为换工作的关系,还停止更新了一段时间。


  直到我来到深圳后,是在2005的时候才开始正式的写博客日志,一直写到现在。博客记录了我的一些成长过程。日志我由先前的网页制作,网站策划这个主题转到用户体验、交互设计主题,再到现在会发表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上周遇到三个同事,都说是先看到我的博客,今天才认识了我。很惊讶、也很高兴博客的影响力真的是很大,只要你坚持写。

  有朋友问我,你为什么写博客,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我思索了很久,今天可能有了一些初潜的答案:我喜欢这个网络世界,我喜欢Web,兴趣使然让我坚持到了现在;我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喜欢分享,这或许是写博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有同事或朋友问我博客相关的事情,我都乐意帮助,我希望网络这个平台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能在博客中记录、分享、学习和提高。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在公司遇到很多人,他们视觉敏锐,想法独特,可是他们都不写博客。我想现实中有很多人,只要他们愿意,每段时间花半小时来记录、分享一些东西,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很多东西,这种影响不仅仅限于工作中,还有其它的更多的东西,一些值得你去思考的东西。


  最近在看一本心理学的书,后面印了一行字:“心理学家的终极目标:提升幸福”,我同时在思考,写博客也是为了提升幸福吗?在博客上分享一些东西、发泄一些东西、表达一些观点,也能提升幸福吗?欢迎各位一起讨论,为什么写博客?

原文来自:http://blog.xiaoxiao.com.cn/2008/04/17/why-i-write-blog.html

2009年3月14日星期六

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

《庄子》之“火候妙喻”

《庄子》之“火候妙喻”(海印子)
    
    摘录自海印子《天乐集》
    
    火 候 妙 喻
    
    《庄子》承老圣重玄秘旨,发扬道妙,不拘常格,予于本集内钩玄提要,已一再揭示矣。兹复集火候妙喻十则于后,俾好读《南华》者深究焉。
    
    一、 庖丁解牛
    
    《养生主篇》云: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剨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磔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此章密示周天火候。以解牛为喻,牛喻色身,刀刃喻心息相依之芒锋剑也。初行功时,未能虚无自然,身见未忘,动被掣肘,故云:"所见无非牛者。"及工夫纯熟,身心二忘,色身即空,故云:"未尝见全牛也。"人身关窍经脉,本多壅塞,工夫一到大定,外感先天真阳,冲开百脉,一炁循环,上下灌注。要当顺其自然运行,不可安排。设或真炁循督脉而上,中途偶有阻滞,不妨略用巽风鼓舞。"动刀甚微,磔然已解。"我原定在外面可也,此"批郤道窾"之妙旨也。篇内所云"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数语,示火候行到极纯熟、极自然境界,悉皆不由我作主,全以元神主持,所谓:"饶他为主我为宾"是也。"神遇、神行",四字最妙,真正先天境界,不涉一毫安排,若稍用意识安排,即非神行矣。故紫阳真人曰:"自有天然真火候。"又曰:"但安神息任天然"也。
    
    天道日月虚运,丹法系观天之道,亦为虚运。庖丁但以无厚之刃,入有间之节,如土委地,亦虚运之妙也。虚无自然者,火候之总诀也。经云:"自然之妙,唯妙于知,而其所以妙,则自乎不知。"故知而无知者,自然之极则也。
    
    
    二、 佝偻承蜩
    
    《达生篇》云: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老人曲腰之貌)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言昔身悉受株之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此章示火候之妙,亦在熟极自然,而入于神化之境,亦属先天,非后天安排意行所能堪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二句,点睛。凝于神者,疑是神明所为,非人力所及也。
    
    
    三、 津人操舟
    
    《达生篇》云: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尤其车却也。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
    
    此节示火候在一忘字,忘则入化矣。化而通,则"不习无不利"(《大易》坤卦爻词),如没人(谓泊于水底也)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也。心息相依,能渡生死大海,乃无上之法船也。操此舟者,必须到相忘境界,方入化境。若乃定忘功极,则应对操作,无不常在定中,亦不妨操作应对事务。定与非定,亦不自知也,作与非作,亦不自碍也,此正如没人之操舟也。吁,神矣!
    
    
    四、 梓庆作鐻
    
    《达生篇》云:"梓庆削木为鐻(乐器也),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此章火候在斋心坐忘,内养则外滑消,气足神全,其动也天行,其静也渊默,合自然之符节,而无计较拟议,是谓"以天合天"。如是与大化冥符,迥出思量之表矣。
    
    
    五、 纪渻养鸡
    
    《达生篇》云: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子》此篇,本出《列子》。木鸡之像,对景无心,木然不动,火候纯全,情尽见息矣。紫阳真人所谓:"身心寂不动。"清庵真人所谓:"性寂情空心不动。"皆示此义也。必到如此境界,然后可行七日过大周天工夫,保无危险。庞居士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铁牛不怕狮子吼,恰似木人见花鸟。木人本体自无情,花鸟逢人亦不惊。心境如如只个是,何虑菩提道不成。"禅宗之木人,玄宗之木鸡,可谓无独有偶,函盖相应,斯皆忘机息虑,如如不动之妙旨。昔吕祖在终南山炼大还时,魔光十现而心不动,是吕祖火候确到木鸡程度之证也。故玉蟾翁曰:"对景无心是大还。"火候至此,叹观止矣!
    
    
    六、 吕丈蹈水
    
    《达生篇》云:孔子观于吕梁,县(同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汨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此章火候,示一安字。安则任性天然,而不杂巧伪;安则从容闲暇,无一毫寻伺;安则身心两忘,与境浑化,故无挂碍。至云"不知所以然而然。"则妙尽功忘,莫可名言矣。陆方壶云:"此与没人操舟之喻颇同,水之旋入者为齐,水之涌出者为汨。言水自有常行之道,若从之以出没,不以己私与之,可以得志。生于陵而安于陵,长于水而安于水。只看一安字,皆顺其自然,而不知所以然,便是素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之意。此于行险中等闲发出一个居易学问。妙哉!妙哉!"予按,《大易·序卦传》曰:"复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孟子》曰:"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火候能到虚无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张沈行舟,行其所无事,则妙不容言矣。丈人安于水而蹈水,道人须安于虚而蹈虚,与虚同化,则身心无碍,履水如地,履地如水,入金石,升虚空,无不自在矣。
    
    
    七、 东野擅御
    
    《达生篇》云: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此章亦示自然之火候。直者中绳,圆者中规,纵横旋转,妙如织锦回文。盖熟能生巧,御焉而进于神矣。《易》曰:"精义入门,以致用也。"不綦然乎。钩百而反,马力不济,故败,非东野稷之罪,然亦示用不可竭,竭则败耳。
    
    
    八、 工倕运旋
    
    《达生篇》云:工倕旋而盖规矩(盖,超过也。谓但以手运旋,而巧过于规矩,精至之矣。)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陆方壶曰:"此言纯熟自然之妙,看他论一化字,便是圣学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者。工倕制器,不用规矩,但以手旋物上,自圆而成规。曰矩者,具言成文耳。彼时,指与物化,全不留心,故曰:不以心稽。虽不以心稽,而心亦未尝不在,但一而不受其桎耳。使其用志一分,虽熟而亦不能成规矣。大抵学问,最怕分心,又怕有心。分心则杂而不精,有心则物而不化,故一而不桎者,乃能入妙。看《庄子》至纯熟处,字字句句,皆有奥旨。"予谓:工倕火候,已入化境,仍得力于忘字,还丹火候亦然,必如工倕之纯熟自然,方臻先天妙境,方入神化,古人所谓:无意于禅无不禅也。
    
    
    九、 列子习射
    
    《田子方篇》云: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此章火候,示泰定神宁,外境不入,情见俱忘,然后可以采大药,而行七日过大周天之功。列子怵然恂栗,则人心未死可知也。不射之射,忘功也。入无功运行,乃火候之最上乘也。
    
    
    十、 画史般礴
    
    《田子方篇》云: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舒闲貌)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箕坐也),裸。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释曰:儃儃然不趋,行而禅也,重阳真人所谓:"两脚任从行处去,一灵常与气相随"也。解衣般礴而坐,则亦坐禅也。安神调息,无事于绘,而绘事已竟,妙哉!庄子文章,真能载道,此中别具禅机, 止止不须说。众史舐笔和墨,种种构思,尽属意识边事。纵使绘得一幅好图,亦死物耳。不如箕坐解衣, 凝神调息, 兀然不动, 天然一尊活罗汉。意在画先,现身说法, 妙无以加, 宋君称之谓"真画者"。盖亦密喻矣。
    
    以上十则,火候深浅不同,所当注意者,大半皆含"藏神守气"之旨,"全神养性"之功。浸至身心不动,与境俱忘,妙入神化之域,斯可以圆通无碍,应用自如矣。

2009年3月11日星期三

异域镇魂曲 主观信仰与客观实在

本文是一位玩家因为游戏《异域镇魂曲》引发思考后写的文章,没玩过这个游戏的玩家可能看不太懂。也也许会因为本文对游戏产生兴趣哦。


主观信仰与客观实在


前面的话:
这是我前一阵重温异域镇魂曲,联系这几年在思想上的一些收获得出的一些个人心得。由于还涉及一些书目需要进一步参考,本文还没有完成,可是总是悬而未决又让我心里不舒服。所以还是姑且发来,等有了新东西再一并归纳。括号中的都是不能定稿或还有待扩展的内容。也希望大家给出自己的看法与推荐书目。


正文:
主观信仰与客观实在——及关于异域镇魂曲的琐碎
异域镇魂曲
——从异域镇魂曲说起


2008-Mar-19th Kya

2008-May-17th Rev.


引言

这篇文章不得不从世界本源问题谈起,尽管列宁的所谓“哲学的党性”在现代和后现代哲学中已经不再是根本问题和前提,甚至连对于其的过分探讨都成为了对探讨者的较低哲学素养的证明。不过无奈(一方面我并不是哲学专业),话题还要从这里引出,因为异域镇魂曲带有强烈的唯心主义世界观——这也是由于衍生其的背景设定所决定的:与冰风谷、博德之门和无冬之夜等背景设定不同,虽然这几个同是一个宇宙中的不同位面,然后后三者通通是在主物质界,说白了也即与我们现实生活最相似的世界。而异域风景(Planescape)背景战役设定则主要基于外层界面(Outer Plane)。费伦(Faerum)大陆和其他阿贝尔-托力尔(Aber-Toril)行星上的神祗,都存在这一界面,他们本身就是纯粹的理念:信则有,不信则无。而至于他们存在的强烈程度,或者他们的神力,则是由信仰者的数目决定的。正是这样,在异域风景设定中会出现许多离奇的(因而也吸引玩家眼球的)事情,用经典的广告语来总结就是:“一切皆有可能”和“Nothing is impossible”(没有不可能)。
在这里就得先说一句,这里的信仰,既非“我们要有社会主义必胜的信仰”中那个狭义的“信仰”,也不是指任何一门具体的宗教。不然我相信读者在看我的文章时是会绕弯子的。

绝对唯心

法印城(Sigil)里的生灵皆有信仰。信仰是什么呢?我自认为信仰就是belief,而非religion。 “宗教”二字与英文并非完全等同,英语religion一词源于拉丁语动词,religare,“联系”[1]——费尔巴哈如是阐述,于是这“词源上的把戏”也被恩格斯批判为“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后一着”。费尔巴哈把“宗教”理解为人与人的感情关系,但“他并不是直截了当地按照本来面貌看待人们彼此之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也即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而是断言这些关系只有在用宗教的名义使之神圣化后才会获得自己的完整意义”[1]。不过,就人类学角度出发,从广义说来人相信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超越现实世界的联系(简单来说,便是相信鬼神),即是一种宗教。这种联系,是一种普遍的存在与宗教所处社会中的联系。而believe纯粹是对于某一事物的坚信不疑。信仰便是一旦信仰,或者说,一旦信仰势必造成信仰之客体的存在。在法印城里,如果对于一项事物的信仰足够强烈,那么它就存在。Dak’kon便这样精辟地叙述:

“Change belief,and you can change the nature of reality.”
(暂译:“改变信仰,你就能改变存在的本质。”)

然而在深入思考后,我们得出,与游戏中的这种任意性的信仰不同,信仰是现实运行着的事物的现象。我们不能说,“先有我的思考,继而事物产生”。假如“思考”必然造成“思考之客体”的存在,那么这样一种可重复、可经验、可论证的过程,也就等同于了科学。而哲学,是不能通过科学验证的。“先有思考,继而存在”的思想也许与笛卡尔(Descarte)的“我思故我在”(cogito ego sum)殊途同归,不同仅仅在于前者实际上巧妙地躲开了“思维主体不可能正确证明其存在和思维正确性”的无尽的逻辑迷宫,而是在说“我思故你在”,因为从游戏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无名氏和伤感草木(Mourns-for-trees)对于“自己给予枯萎的草木的关心”的相信,还是无名氏在谎言中透露的间接的对于“‘Adahn’其人存在”的相信,都造成客体的存在,也即“给于草木的关怀”与“Adahn其人的存在”这些事件的存在,而在这样一个纯粹唯心的多元宇宙中,无名氏、Mourns-for-trees又是谁的客体、足以证明他们自身的存在呢?能够证明他们存在的,只有玩家,因为在我们进行这样一个游戏时,也就先相信了他们的存在。我们的思绪还可以这样继续,“那么又是什么证明了我们的存在?”——这就是“我思故你在”所规避的可以无尽思考下去的问题,它只向客体方向思考,而不向前询问思考主体是否存在。Dak’kon正带有这样的“我思故我在”的思维:

“My weapons are not of steel, but of *will* and *knowing* of the self.”
(暂译:“我的武器不是钢铁所造,而是通过*意志*与对我自身的*通晓*而得。”)

“When a mind does not *know* itself, it is flawed. When a mind is flawed, the man is flawed. When a man is flawed, that which he touches is flawed.”
(暂译:“当思想不*知道*它自身,它便残缺了。当思想残缺了,此人便残缺了。当一个人残缺了,他所接触的也都变得残缺。”)

这是一个没有结束的圆,因而无名氏有这样一种只向着一个方向的回答,它表达一种积极的、将现有问题弃之于不顾进而得以思考其他问题的思想(正如现代哲学将唯心、唯物的党性问题看得较淡了,因为“唯心抑或唯物”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If we cease making questions and accept only what we can perceive.”
(暂译:“我们何不停止追问,并只接纳我们所能感知的。”)

这里的perceive,也就是感官,正对应Dak’kon上文中的“which he touches”(感受就是感官对于客体的触碰,perceive的辞源,即是拉丁语per-ceive,ceive源于拉丁语capere(capio,capere,cepi,captus)的第三人称单数完成时cepi,“触及,掌握,持有”)。因为只有能够被感受的,也才是存在的。信仰,既是心对于被信仰事物的“感受”。
继续上面的话题。游戏中的这种“信仰即存在”的思想带有一定的死僵的特性。它割裂了“信仰”与“存在”的同一性,使其之间有了先后次序的不同,也即现有“信仰”,再有“存在”。然而,与其从动力学的角度来说:“人先有信仰,继而信仰之物存在”,不如说“世界的永恒运动的现象表现为人的信仰和信仰之物的同时存在”。我们的信仰,不是主动的信仰,我们的生命,也不是主动的生命。与其说是在“主动选择”,不如说是在“经历主动选择的经验”。歌德在其小说《亲和力》中,早已透过奥蒂莉的日记间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2]

信仰一物之前,这个事物不存在;在信仰之后,它便存在了。做出信仰是信仰者的行为,而这种行为之所以作为现象出现,正是因为被信仰之物成为了存在。信仰与被信仰之物,如同宇宙任一部分与其余部分,都是“互补”的。
游戏在这里表达了对于“信仰与存在”的辨证的观点。世界只有一个,也就是当下的世界,不存在过去,也不存在将来,永远是当下。时间是我们创造用来间接表述不断运动的当下的所有存在的一个概念。正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基于时间思考,因而我们认为时间是存在的。因为人的思考,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他所用以思考的语言。而不同民族的语言,往往带有不同的逻辑性。比如,太平洋地区的一些语言在表述名词时往往要指出物体的形状,否则就无法表述[3]。
可实际上,我们这样来看,物体A从甲地运动至乙地。那么,存在的是,物体A从甲地至乙地的一系列差别无穷小的离散状态的变化过程,与“时间”又何干呢?如果将世界的一次视为一次“脉动”(不要带有任何时间的概念),(假定在经典牛顿力学体系中)在一次“脉动”中物质运动一定带有不确定性的确定了的距离(距离是我们的感觉最能感受到的变化),那么时间就是对这种“脉动”的概括,是这种“脉动”的“函数”,而其本身并不存在。正如“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而我们不妨仔细想想,“密度”这种东西是否的确存在。水是否有“密度”。水之所以有密度是因为我们的语言所带有的强制性逻辑左右了我们的思考。

信仰是力量。诸神的力量源于主物质界生灵对于他们的信仰、并用这一通过信仰获得的力量进而增加在主物质界中信徒的数量;一大群居住在法印城下的脑鼠(不是我汉语不标准,而是这就是cranium rat的直译——好吧,有人说要翻译成“颅鼠”),相互间多位一体地成为了Many-As-One(美国国徽下那一行拉丁文,刚好也就是这意思:“E pluribus unum”,“万众合一”(Out of many, be one.)。),它们在集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有足够的信仰信仰出“敌人遭到攻击”的信仰;生活在地狱边陲(Limbo)的吉斯人(Giths)用集体信仰(collective believe)从无形的混沌物质(chaos material)中创造出秩序:陆地、城市、武器、装束,当不足够将混沌塑造成足以落足之地,便会落入混沌中沉溺。
从这些实例我们可以看出,信仰是力量,因为它创造出了秩序。而秩序,就是混乱程度小的表征,是逆熵,是在宇宙衰变的整体熵增过程中的小小的一片“非正常”(之所以是“非正常”,源于我们将“熵增”定义为“正常”。而要是没有人对于世界的思维改造,什么又是“正常”,什么又是“非正常”呢?)的局部熵减。

“三”的真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延续

“三是圣父、圣子、圣灵的数字;光临阿布拉姆的天使是三,约拿在大鱼腹内度过的天数是三,耶稣和拉撒路在坟墓里度过的时日是三;基督三次请求圣父让苦味的圣餐杯从他面前挪开,三次将自己藏起来和使徒们一起祈祷;彼得三次拒绝了他,复活后他三次向信徒们显灵;神学美德有三,神圣语种有三,灵魂的部位有三,理性的生物——天使,人类,魔鬼的种类有三,声音有三种:语声,气息,脉搏。人类历史有三个阶段:圣法之前,圣法之间,圣法之后。”[8]
——《玫瑰之名》,翁伯托•艾科

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中,三是一个奇妙的数字(或者说他们相信三是一个奇妙的数字):它是前两个自然数之和、三角形是边最少的多边形。三角形也是稳重的象征,绘画中稳重的构图,往往是三角构图。
“万物皆三”。这是法印城的一条基本准则。多元宇宙中的居民将“皆三法则”(The Law of Three)看作是多元宇宙中的不变法则之一:游戏中停尸房(Mortuary)的1201号僵尸来回走着三角形的封闭路线、从他身上得到的三角形耳环能使用三次;每次得到三十三金币、人物阵营(alignment)分为三类:善良,中立和邪恶、相应的位面根据阵营分为三类、沉默之王(the Silent King)的守卫是西山的九十九子之一(the Ninety Nine Sons of the Western Mountains),等等等等。这样的文化并不是此游戏的独创,而是在现实世界的诸多人类文明中广泛存在。
(参考两本人类学书籍)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之所以异域风景(Planescape)的多元宇宙中万物皆三,正源于多元宇宙中的人们相信多元宇宙中万物皆三。概括为一句话:世界呈现为这样,源于我们相信世界呈现为这样。如果真有这样一种情况:有一双眼睛(就像是埃及神话中的和鲁斯之眼(Eye of Horus),或称为All-seeing Eye),它不属于它所观察的世界,却又能够观察它要观察的世界(这两者本身就是矛盾的),那么它将看到这个世界是一团纷杂不断变换运动着的活火(实际上这也是不可能的。美国自然主义作家(??),也曾将这种不属于这个世界,却又观察着这个世界的观察者,作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4]。我之所以说“它将看到…”,是因为我相信“如果真有这样一种…的活火”)。这样一团活火的各个部分间都是无差别的,而只有通过人,它才在人这样的存在的思考过程中被认识、被创造、被分类,同时也被我们的感官所局限。在我们的感官之外,是否存在任何东西?答案是什么也不存在。为人感知(感官的触及),才能存在,如果不能感知(感官的触及),也就不存在。信仰,正是另一种主动的感知。当然,我的说法仅仅是我自己的世界得以立足的基础,一旦你根据你的现有信息合理地相信“存在不决定于信仰”,那么对于你而言“存在不决定于信仰”成为了存在——而这个过程本身还是“信仰决定了存在”。

(原始文化,原始思维)

反喻(oxymoron):强烈的矛盾对立

矛盾对立
(dustman与死亡)

“A dabus who is not a dabus.”
(暂译:“一名不是dabus的dabus。”)
这是对于纹身师Fell的描述。他是一名法印城的dabus,也是唯一一名不听从痛苦女士号令的dabus。他的本质,就是dabus;然而dabus的定义必须满足“听从痛苦女士号令”,因此他又不是dabus。

从混沌中塑造出的吉斯人(Gith)和混沌
吉斯扬基人(Githyanki)和吉斯泽莱人(Githzerai)统称为吉斯人(the Gith),他们都居住在一个位面,Limbo,也都曾经源于一个民族,却反目为仇,互相仇恨。这有点类似于现世的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以及奇幻背景中的地表精灵与黑暗精灵。Limbo是一个充满混沌物质的位面。一切秩序,都源于吉斯人对于“存在秩序”这一信仰的信仰,正如上帝造世时所说的那一句“lux sit”(拉丁语,“要有光”,或者“fit lux”,也是一样的意思)。可是奇妙的是,吉斯人作为秩序的代表,以及创造秩序的主体,本身也是从混沌中出现的。那么最初的混沌又是怎样产生秩序的呢?这个问题不是我主要思考目标,也不是我所要着重叙述的,但是还是可以简单联系一下。
世界最普遍的规律,便是没有规律(比如分形(fractal)),以及继而从没有规律的混沌中自组织产生的秩序。我们把这种自组织产生秩序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5](下文中涉及协同学的内容,如果没有特别指出,均出自这本书)。德国大诗人歌德曾这样说道:“部分已在我掌握中;所惜仍缺精神链锁”(曾经有人这样赞佩歌德:“只要算上歌德,就已经是德国全部的文学了。”)。这句话中的“精神枷锁”,便大致可以对应下文中的“序参数”。著名的荷兰版画家与数学家毛里茨•科内留斯•埃舍尔(Mauritz Cornelius Escher)曾经画过这样一幅画,经常看《读者》杂志的人一定见过:一张速写纸上画着两只手,每一只手都正在用铅笔画出另一只手。我本人是埃舍尔的爱好者(如果还算不上狂热的话),收藏有埃舍尔的画册,也曾经从学校图书馆借过关于埃舍尔版画的算是市面上最详要的画册,包含许多版画的创作思路和草稿,以及笔注。埃舍尔的画通常只有这几个主题:空间对称,空间填补,变形,空间在平面上给人的错觉,以及这几种类型的叠加。而但从这一副“手”的画,已经能看出埃舍尔绝非平俗的版画家和数学家,他是一位思想家,甚至哲学家。敢问:“如果这两只手的任何一只都不先画出对方,两者之一谁能成为存在?”。《协同学》在这里正巧引用了这个现实中埃舍尔对协同效应的自发的感慨的例子:“……单个组成单元好像由一只无形之手促成的那样自行安排起来,但相反正是这些单个组元通过它们的协作才转而创建处这只无形之手……我们称这只使一切事物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的无形的手为序参数”[5]。
可能你们还是不清楚,什么是“协同效应”,什么是“序参数”(这里对于序参数,我的理解是,“序参数”的存在,源于我们相信它存在,也即这是我们定义出来概括一系列现实存在的事物的一个概念,不扯远了,回到正题)。这完全可以举出书中在化学,气象学,经济学等多领域的例子来描述。先来一个我自己在看这本书时便已得出的例子:“随波逐流”。“波”和“流”都是由社会上的个人逐渐形成的,而个人融入其中后,又将会将这一“波流”增益放大,吸引更多的个人加入。这便是最通俗易懂的自组织。
下面是书中简单例子[5]:
 化学
 天文学
 气象学
 流体学
 生物学
 物理学
 经济学

然而,一个协同学系统可能(通常)含有不止一个序参数,几个序参数之间相互竞争,依次表达自身结构。如上面所说的“随波逐流”的例子。在一定主流流行一定时日后,在这过程中,所谓“非主流”作为另一只“波流”开始充当序参数的作用,逐渐在序参数竞争中赢得之前的“主流”,继而成为新的“主流”,过了一定时日又为新的“主流”所替代,这一过程周而复始。这不得不让人们将此与朝代更替相联系——然而这种联系是不可证的:历史学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科学。

现在我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这是我最近从老师口中听来的实际事件(尽管他说这个不是有意的),但是我用协同学对此作了分析:一个动机不纯但享有盛名的经济学家(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是说那个北大的人)在一次股票讲演会上对所有人声称“A股票将上涨”。之后,因为所有人都想要挣钱,而他们也都听从了这个经济学家的话语,他们根据已有信息(这是重要的,信仰不是任意的信仰,而是根据已有信息的合理的信仰)信仰着“A股票将上涨”的信仰,开始购买A股票。于是A股票因为买者众多,果真被抬得上涨了(当然,后来是这个经济学家让其子把先前以低价买来的大批A股票在被炒红之后高价抛出以赚取其中差价)。这便是“信仰导致存在”的一个实例,这也是地道的协同学现象。这位经济学家在此充当的是一个触发因素和协同因子,进而所有系统中的元素随着它协同运动,造成了宏观上的巨大改变。
我们可以这样思考:秩序之于混沌,是否就是绝对对立的?生命不是脆弱、任由混沌侵蚀的事物——相反,是作为自组织结构之一种的生命,在侵蚀着混沌。生命与晶体这类其他类型的自组织结构一样,生命侵蚀周边的营养物质,并将其结构同化为与自身一样的,都像是自然界中的病毒侵蚀周围的细胞,将周围细胞的营养切割,然后重新组装成为与自己一样的结构。这就像是晶体、矿脉、盐脉和雪花一样,作为秩序,它们在自组织并同化其周边的混沌。而从更高一层来看,这些秩序,实际上就是在宇宙这锅混沌的汤中时不时搅起的局部而奇异的涡流。由此看来,这便是Troika studios所出品的Arcanum这部游戏中造成奥秘大陆灾变的罪魁祸首:Kerghan。而他之所以要这么做,也自有其道理。他也是将生命现象认定为宇宙和谐的异类,死亡宁静才应当是世界的本相。而且,生命,以及生命对于混沌的反抗,本身就是宇宙流变过程的具体表现——宇宙流变着,表现出了生命、以及生命对于其环境的抗争。

“There are no prophecies, it’s only the nature of living things to want to conform their existence to a foreseeable pattern, to attempt to exert control over the chaos that surrounds them. Life, by its very nature, disallow this. Life is an accident, the result of random chance. Therefore its structure can be no different.”
(暂译:世上不存在预言,预言究其本质不过是生命想使其存在变得可预见并向此预见靠近的方式,不过是生命尝试对其身处的混沌强加控制的方式。生命,究其本质,却并不允许预言。生命是巧合,随机事件的结果。其结构也是这样。)

“…But to humans…cursed with our shortness of life, our brevity…What is this power? What can be learned in that impermanent spark that is our lives? Nothing. But here, in this so-called prison, there are no limits, there is no end…”

一旦我们将思想(或者信仰,因为思想都是对于“某一事件或事物存在”的信仰)看成是序参数,也就好理解由思想所形成的自组织的结构。思想就像是一种病毒,它因为思考主体的交互而不断感染新的寄主。同时,思想也会在寄主之间的交流、转化的过程中自行进化。在语言学上,也的确有人这样思考过——语言是一种病毒[6]。语言就其本身而言,也只是一种思想的符号,或符号化的思想的一种,并且,将语言的进化与生物器官的进化相比拟:

“…(some specific similar feature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emerged spontaneously and independently in each evolving language…they are convergent features of language evolution, like the dorsal fins of sharks and dolphins. Having evolved spontaneously and acquired the universal prospects of language by rapid natural selection…”[6]

此例中,Noam Chomsky所举的语言的进化,指的是发生在不同印欧语地区中的相同或相类似的语言演变现象。举现代英语foot与mouse的复数变格一例来说(对于现代英语和法语中非人称代词的名词而言,已经没有格的概念了,但对于其他印欧语都是普遍存在格的概念的,比如德语和俄语)[7]:

语言 单数 复数 单数 复数
印欧语: pods, podes; mus, muses
原始日耳曼语: fot(s), fotiz ; mus, musiz
古高地德语: fuoss, fuossi; mus, musi
中古高地德语:fuosse, füess; mus, müse
现代德语: Fuss, Füsse; Maus, Maüse
盎格鲁-撒克逊语: fot, fet; mus, mys
现代英语: foot, feet; mouse, mice
西日耳曼语: fot, foti; mus, musi

(《论预言》一书中对格位称呼与惯例用法不一,同时考虑到不同中文术语可能对应于同一个印欧语格位概念。我在这里用拉丁术语统一一下。在适当处会对原文进行改动:
nominativus,主格;
genitivus,属格(又称生格);
dativus,与格(又称间接宾语);
accusativus,宾格(又称指格,受格);
ablativus,夺格(又称离格,包含地点格(locativus)等古印欧语格位);
vocativus,呼格(又称称格)。)

古盎格鲁-撒克逊变格表(以现代英语foot为例)
单数 复数
Voc./Acc. fot fet
Gen. fotes fota
Dat. fet(foti) fotum

中古英语变格表(以现代英语foot为例)
单数 复数
Voc./Acc. fot fet
Gen. fotes fete
Dat. fote feten

一旦当一种趋势建立,那么这种先前由系统中所有成员共同形成的趋势,现在又反过来强制影响系统中的成员。希伯来语复数变位通常通过词尾加-im(ים-)来实现,如:
单数:seraph(סרף),复数:seraphim(סרפים)

然而,东欧犹太人在德语和波兰语等印欧语基础上建立的意地绪语(Yiddish),却受到了德语与波兰语固有语言趋势的影响,名词复数变格不再在词尾上做尾附加,而是通过德语中常见的词中元音变音来实现,如[7]:
意地绪语,“日子”,单数:tog,复数:teg(仿照德语,“日子”,单数:Tag,复数:Tage)
意地绪语,“客人”,单数:gast,复数:gest(仿照德语,“客人”,单数:Gast,复数:Gäste)
意地绪语,“鞋”,单数:shuch,复数:shich(仿照德语,“鞋”,单数:Schuh,复数:Schuhe)
意地绪语:“脚”,单数:fus,复数:fis(仿照德语,“脚”,单数:Fuss,复数:Füsse)

以上这些都是绝佳的例子,正如生物界中不同的生物,如硬骨鱼类鲨鱼,和哺乳动物海豚,都在进化过程中衍生出了背鳍(dorsal fin),这些语言也在历史进程中按照类同的方式演变(我们把研究语言历史演变过程的学科叫做历时语言学)。Chomsky的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协同思想观——尽管他没有在文中公开说明。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他所说的convergent features,就可以理解为语言系统中的序参数;而language evolution和natural selection,则是这些序参数的竞争过程。最终,一个序参数胜出,导致各类语言拥有同一个演变的模式。
而以上例子实际摘抄自著名语言学家Sapir的《论语言》一书。Sapir在《论预言》一书中的方法论,是基于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家克罗齐(Croce)的新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之上的。他将这一个语言平行进化的现象(也就是能够用语言序参数协同过程进行解释的),抽象为唯心的“沿流”。他说道,“这些方言平行现象…根源于一个共同的、早于方言的沿流。语言沿流往往是具有一般性的,而不是趋向某几个声音,而是趋向于发音的某几种类型”[7]。

“to die a living.”
(暂译:“逝去生命”)

“解决不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是对于解密者Ravel的描述。她便是这样一位奇特的女妖,帮人解决谜题,而且解决的都是些无需解决的谜题。

“… and once they understand, they move beyond the veil of mortal comprehension.”
(暂译:“……而一旦他们(凡人)理解了,他们也就超出了凡世通晓能力的帷幕。”)
这是燃尸酒吧(Smoldering Corpse Bar)中一名叫做O的奇怪顾客的话语。


符号:象征的力量

说到符号,其英语毫无疑问是symbol,而这一词的辞源又是希腊语的semion(【【【),(文中拉丁字母系统以外的拼写,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其对等拉丁字母转写)。法印城一词“sigil”本身,就与“符号”有关。Sigil源于拉丁语sigillum(不过进入英语后其中性词尾-um被截去),本意是“小雕像,织毯上的人物,图章戒指上(signet ring)的符号,封印”。这可能源于圆环形的法印城——那是一个悬于无尽山峰(the Spire)之上的巨大的图章戒指。
符号学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著名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给予符号学以重要的贡献。当代的著名符号学家,《玫瑰之名》(Il nome della rosa)和《傅科摆》(Il Pendolo di Foucault)的作者翁博托•艾柯(Umberto Eco),他是独领意大利符号学派的重要学者。巧妙的是,作为符号学领军人物的艾柯,其姓艾柯(E.C.O)正是一个符号:它是一位“先知”为艾柯祖父起的姓,是Ex Caelis Oblatus(拉丁语“从天所得”,“out of sky,have bestown”)的首字母缩写。
法印城中有一种祀奉痛苦女士(the Lady of Pain)的生物,叫做达布斯(Dabus)。他们不能说话,却将思想表达为含蓄的符号显现在额头上,以此作为交流的工具。法印城中唯一一名不为女士服务、也因此不受到女士的庇护不能漂浮的达布斯,费尔(Fell),正以纹身为生的费尔。而这个名字,Fell,本身就是“落下”(fall)的过去时形式。当问及其他达布斯关于他的时候,他们头上都会出现这样一个符号:一个被一束闪电刺穿的白色椭圆(a white oval pierced by a lighting bolt),奇怪的是,这样一个符号是9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上最出名的RPG小组之一,New World Computing(NWC)的标志,玩过《魔法门六:天堂之令》的人应该对此有深刻印象:这个小组的瞎搞能力只比黑岛差那么一点点,从六代起每代游戏中必有小组办公室地图,羊鸣教的斗篷上面的符号竟然是小组的标志!不过是闪电为剑所代替,卵形为地球所代替)。

(纹身)

“When a nameless one moves, is name leaves no trail.”
(暂译:“当无名的人向前行进,也便不会在身后留下名字的尾迹。”)
无名氏如是说。

(对名字的崇拜、畏惧有其现实人类学基础,参考)(我从电视中看到有这样的习俗:非洲的布米人(Bume,本意是肮脏的),在杀死一个敌人后,认为死者的血会伤害自己,因而要在自己身上割开伤口放血,将不好的血放掉,然后废弃过去的名字,起一个新名字。这样一来,死者的鬼魂便不会因为名字而找到在生前杀死他的罪魁祸首。)

葬名者(Death-of-names)

在Ragpicker’s Sqaure中,少女Radine强行占有了Ku’u Yin的名字与号码(number),以此作为在对混沌的防护(as a kind of security against the chaos of the cosmos)。可以这样理解,正是这个名字与号码作为一种秩序的符号的存在(序参数),使得Radine有别于混沌成为存在。是作为秩序的符号,将存在从混沌中识别并选择出来。倘若没有这种符号,Radine也就没有了对于其存在的证明,她也就不再存在。





(女士的迷宫,女士的玩偶,折磨的印记,纹身)

解密者:后现代斯芬克斯

解密者(Ravel Puzzelwell)在异域镇魂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是这个“解决一切不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解密者,帮助无名氏剥离了他的死亡本质,使其拥有了不死性(immortality)。她乐于帮助任何人向她求助的任何问题,然后,正如忒拜(Thebes)的斯芬克斯(Sphinx)怪兽吞噬任何答不出其问题的行人,解密者也吞噬所有向她寻求帮助却无法回答其难题的人。每当提及异域镇魂曲这部作品,都不能不说到她为整个游戏中提出了这个能被视为此作品核心的(或我们将此认为是核心的)问题:
“What can change the nature of man?”
(暂译:“什么才能改变人的天性?”)

何为“人之天性”?如果不知道人的天性,又谈何改变呢?

然而,法印城中的Reekwind,也给出了所有玩家一个痛苦的抉择:
“Is it better to suffer the truth with all its consequences or is it better to remain ignorant?”
(暂译:“是忍受由真实带来的一系列苦痛,还是对此不闻不问?”)

这是一个双选题,却不比任何一道论述题容易。如果一名玩家足够真挚,若他选择了前者,那么无名氏将继续在这多元宇宙中碾返反复,他将成为法印城的浮士德,选择在人世的永恒磨难中再经历一次;若他选择了后者,那么无名氏很可能在法印城低层区(Lower Ward)的攻城塔(Siege Tower)中用Coax Metal给予其的不死之刃(Blade of Immortality)了结对于真理的痛苦朝拜之旅,“Ignorant is bliss!”(无知是福)。

作为文学作品的后现代性
(参考英美文学理论)
若作为一部史诗,那么异域镇魂曲这是典型的继承了(【【【从中间回顾)的特征的。

抽象的名字:寓言的要素

(寓言中抽象名字的必要性,举拉封丹寓言和《天路历程》的例子)
 Fell,本身可以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兽皮——进入他的纹身店,将看到很多纹着图案的皮革;另一方面则是“落下”,英语动词fall的过去式。因为他是法印城中(当然,至于法印城之外是否有dabus,我无从知晓)唯一不听从痛苦女士号令的dabus。

 Morte,应当源于拉丁语mortuus,“死亡的”、“死者”、“已经死亡”(动名词),或者法语la mort,“死亡”。

 Ignus一词源于拉丁语ignis,“火”,相当于由“火”这个词衍生的阳性人名。正如其名,Ignus是一名疯狂的火讣师。他疯狂地想要将整个法印城付之一炬,最终讽刺性地被联合起来的法师们开打的通往火元素位面的传送门吞噬,自己也成为了永恒的火焰。

 Limbo一词是拉丁语limbus的与格(或从格,dativus)和夺格(或离格,ablativus)变格,limbus的本意即是“边缘,(披风)饰边”之意,所以从中译“地狱边陲”可以看出译者的语言功底。需要一提的是,Limbo以着这样的形式出现,其本意并不是作为地名的“Limbo”,而是从此词衍生的“在Limbo这个地方”(因为这里的夺格表示的是位格(或地点格,locativus)含义)。

 Carceri一词也是拉丁语carcer的与格变格,carcer本意即“监狱,牢房”。同上面的Limbo一例,这个的意思也是“在Carceri这个地方”。

 Curst一词实际上就是英语curse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cursed,“被诅咒”的另行拼写。

 在Lower Ward的露天市场(open market)中,有一位默默仰慕Katrina的守卫名字也是拉丁语,Corvus(渡鸦),不过在此应该没有更多隐喻。

 燃尸酒吧(Smoldering Corpse Bar)中有一位神秘人,名叫O。这是对于“零”和“无”的模仿。当然这也可以算作是象征部分的内容。他这样告诉我们他对于无名氏以及这个世界的超然观点:
“I know that you, like a fly, rise up from the wreckage of your old shell, buzz about for a time and curl up and die at the window of truth.”
(暂译:“我知道,你就像只飞虫,诞生于陈旧虫卵的残屑中,飞舞一阵后又在真理之窗前蜷缩着死去。”)

“You mortals are like wasps. You build your lives/nests from the slimmest of branches, and when the wind shakes your home/life free, you seek to sting the wind to death. Instead of realizing your foolish mistakes, attempting to repair the damage you have caused yourselves, and learning from you experience, you bring harm to any who have the misfortune to blunder near you in your time of pain and distress.”
(暂译:“你们凡人就像黄蜂。你们将窝巢建在最细的枝杈之端,一阵风将你们的居所/生活吹离,于是你们便执着想要将风叮咬至死。不是意识到你们愚蠢的错误,你们总是在尝试弥补自己给自己造成的伤害,继而从这之中学得了经验,你们又在悲痛苦闷的一生中给任何不幸出现你们周围的人们以伤害。”)

死亡会:对待死亡的超然
True death


广度:典故及其他

三位预言师:Sybil,Tiresias,Cassandra(?)
在通往长叹巷(Alley of Lingering Sigh)歹徒宅院(Tenement of Thugs)中,有一位叫做提瑞西阿斯(Tiresias)的盲人独自生活在一间房子中,而其对面房间中有位同样想要逃出此地的女士叫做西比尔(Sybil),这两人大致都是先知。希腊神话中的提瑞西阿斯(Tiresias),曾出现在诸多古典作家的笔下,如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里斯(Sophocles)的《安提哥涅》(Antigone)和《伊底普斯王》(Oedipus King),以及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的《变形记》(Metamorphosis)(介绍几部作品中的涉及它的内容)。

参考书目:

[1] [德]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人民出版社•北京
[2] [德]歌德,亲和力[M],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1999年
[3] [法]布留尔,原始思维[M]
[4] 英美文学选读,
[5] [德]赫曼•哈肯(Hermann Haken),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Erfolgsgeheimnisse der Natur)[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6] [美]Noam Chomsky,On nature and language(论自然与语言)[M],Peking Univ. Press(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7] [美]Edward Sapir,On language(语言论)[M],商务印书馆•北京
[8] [意]Umberto Eco, Il Nome della Rosa(玫瑰之名)[M],闵炳君•译,宝文堂书店




--------------------------------------

附:我之前的一篇相关文章,用来对上述的“多元宇宙的浮士德”做一点点补充。原文中间有些我自己胡乱诌来的拉丁语,现在一看似乎不怎么正确,于是就删了一些节...


Planescape:Torment 另一位浮士德

2005-Dec-23 Kya



人生就是牢笼,宛如另外一个Sigil城――也许这就是Planescape:Torment(一下简称PST)所想要表达的主旨。它告诉我们这个事实,当我千方百计地努力逃出先前的那个牢笼后,抬头仰望才发现我们原来不过还是在另外一个更大的牢笼中。这就仿佛是柏拉图的那个著名的“洞中囚徒”的比喻,“外面不过比里面亮那么一点,你凭人么认为那就不是在洞外了?”。世界本身也就是无意的反复与循环,一个逻辑上的圆而已。也正如Sigil城给我们的暗喻―― 它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圆,一个完美的象征――以及其下的无穷山峰,及其所在的多元宇宙。Sigil象征的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看似无序而有序,看似混沌而整齐的迷雾中的一种集中,突出,显赫而极端的力量,而这力量本身也就是无穷的象征。无尽山峰,正如其名,也就是从庸碌平和的“圆”向极端的一种无穷的过渡 ――这种过渡理论上是有限的,因为它的值恰恰就是“无穷”。“有限的无穷”,如“festina lente”(翻译成英语为to speed up slowness,古罗马铸币的字母标记(约奥古斯都时期),而图为一只海豚缠绕着船锚)般让人有种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着你探究,遐想。
“叁”,不论从人类发展中的社会语言学来说,还是从哲学思辩来说,都是无穷的象征。作为证据,至今我们仍能从自己古老的民族文化发现这些,或从一些非洲地区,大洋州的岛上的原住民那里找寻出过去古老岁月中我们先辈的影子。在一些原始人的语言里,他们只有少数的词来表示数的概念:一是一,二是二,而要表示很多就是三。(《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在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中,也能找到一些作为证据的东西,即三是对集合和无穷的泛指。“骐骥一跃,不能三步”也好,“一而再,再而三”也好,都表明了这一点。而在西方,则可发现Trinity,就连月神也是三位一体,有着三张脸:Luna,Diana,Phoebes。在PST中也明显地表达出了这一点:“The rule of the three”(“万物皆三”),人性被分为good,neutral,evil;而每一种又被分为good,neutral,evil;无低深渊(Abyss)也分为九层。三元论透出的是一种秩序和对永恒与完满的象征。这算是对一元和二元论的一种补充和稍加发展,是两个明显的极端加上介于两者间的不明显的灰色地带。从本质上讲,三元论不如二元论那样在理论上无懈可击。二元论就好比简单而意义深奥的布尔代数中的1和0,非1则0,非0则1,或是集合中的补集。二元论区别开的是一件事物和所有非此事物的事物。比如,光亮-非光亮,黑暗-非黑暗。也正因此,真正的二元论――而不是简单的善―恶论――带来是一种不均衡,一种失去比列。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只找出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并且我们相信其互相对立的两种事物作为二元,比如热-冷,而忽略了中间地带。在三元论里,这个在概念上含糊不清的总体被称为另外一个“元”。一元则是更简单,而又最深沉的思考方式。它强调的只有混沌和存在。它不区分事物,而只强调物质本身和存在。它象征的是一种“既然”,一种“业已存在”。举个例子来分辨他们就是,三元论会讲述黑暗与光明之间存在灰暗,二元论则强调黑暗与非黑暗(注意,不是光明),而神秘的一元原论则是强调,存在的只是光,黑暗,光明,灰暗不过都是决定于光的多少的,因为黑暗与光明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所有闪族后裔的文化,宗教中,只有犹太人体现出这一点,在其他闪族后裔的民族文化里都不明显。
在世间我们尽可恣情享受,经历痛苦,喜悦,投入,背叛,疯狂,智慧,超脱,虚妄(我不知道如何读Delirium的另外一个中文解释)。所有这一切车轮般碾转在我脑海中,就似乎是死前对于这一生的短暂总结。――真正有这种感觉大约是12岁的时候吧――也许H.I.M歌词中的“in joy and sorrow”正是对世间业已经历的人类情感与精神的概括。一生的经历就是一生对于影阴区域的探索,在物质方面,更是在精神方面。在无尽山峰下是无尽而广博的多元宇宙,我想要去那里闯荡。那里有着阿卡迪亚位面(Arcadia),有着茂密翠绿的森林和草原的田园世界,撒提尔(Satyr)和半人马(Centaurus)在自由奔跑,人们吹奏着欢快的牧歌。我想我曾在那存在并死亡,正是在我的墓碑上刻着“ET IN ARCADIA,EGO”,平静安详;那里有无低深渊(Abyss)位面,充斥着硫磺气味与仇恨的眼神,遍地流淌着火焰河流,也许我曾经历那里,曾与恶魔英勇搏斗挣扎着死去,或干脆我就是恶魔转世;那里有着阿册戎(Acheron)位面,在冥河(Styx)上船工正缓慢沉重地将死人的亡灵和尸体带往他们的下世归宿。我想我曾来过这里,作为一具腐朽的尸体在麻木的沉睡中迎接我的下一世;那里有地狱边陲(Limbo),那里没有实在与确定的物质,有的只是缥缈,无存,幻影和无定型的物质,Githzerai人的后代们用他们的思想力量将物质汇聚定型。我想我也曾在那里作为同样一种虚无,梦寐的沉溺和无知的存在。那里还有树木境(Arborium),机械境(Mechanium),万魔境(Pandaemonium),巴特位面(Baator),灰色废土位面(Greywaste),天堂之峰(Mount Celestial)…所有这些都是一种可能,所有这些都是我想要经历和可能经历的。我觉得我幻化成了无名氏(the Nameless One)如浮士德般在这多元宇宙中凭着不死之躯沉沦,碾转,经历所有一切交织成的本质。生命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一切业已存在和即将降临的事物的总和,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本质。它作为镜子是对这个世界的反映和具象化。然而“镜子”并不是这个世界本身而超脱其外不受羁绊。我们就在生命中这样被蒙蔽和沉沦,完全放弃了我们的精神本质,转变为对世间镜像的狂喜和安适。(Tristania正有一张名为镜中世界的专辑)我深深地被这样欲想经历的愿望所吸引,不能自拔,然而却不是这个世界本身吸引了我。这里不过是第一站,或是某一站。人类的精神本质正如无名氏般在多元宇宙中游走,带来,带走,也忘却些什么。“浮游物沿着河岸漂过/人的精神也如此这般”(马修·阿诺德)“SOPOR FRATEM MORTIS EST”(“睡神是死神的兄弟”),不考虑精神可灭,其又何尝不是正确的呢。


回帖------------------------------------------------------------

Kya殿英明神武,再次对平庸的凡人阵营释放了华丽的奥术,下巴脱臼术。拜神……

扫兴的是ugo就是这样一个庸俗的家伙,每次下棋输给别人总是把棋盘一掀,大叫“西洋棋是蠢蛋玩的!”,尽管这样既没风度又显得无能,但是确有我喜欢的喜剧效果。

本人哲学素养趋近于零,但是却无耻的以“坚定的朴素唯物主义斗士”自居,因为我辩论不过就使用武力。今天看到Kya的大作犹如醍醐灌顶,意识到之前自己对pst的理解实在过于肤浅,突发奇想,也想来聊聊哲学这玩艺,纯属搅局,还请懂行的人不要用砖头砸我……

对于时间不存在这一点,实在是个有趣的论点,不过以我的愚见这是观点是唯心的。我并非在说唯心就不符合中国特色,不过至少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对立的。我不想将这个问题引向对于“什么是存在”这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无限轮回中,因为在这个讨论出现结果之前,“时间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只好先挂在半空,而“什么叫存在”这种讨论根本不会有结果,因为这是唯物与唯心的根本分歧。

不确定“何谓存在”的话,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极容易犯下“偷换概念”的错误(或者『被认为』偷换概念,都是一样的),然而这是思维本身的缺陷,是无法避免的。

好了,废话说的够多了。总之,我认为“时间不存在”如果成立的话,那么由时间衍生出的“先与后”“同时”也都会消失不见(不过我们的思维方式很难摆脱这些概念,所以在后面的论述中不得不依然提及时间)。那么问题1:这样一来『已经消失的东西』是否还存在呢?比如已经死亡的人,在没有时间的世界中他们是否存在呢?如果“有”时间,我们说他们“曾经存在”,而排除了时间,我想只能说“他们存在”,只是我们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没有了时间 要解释“所谓的过去(或者说反方的脉动)”并不复杂,然而对于“so called未来”就会陷入困境。

问题2:将要出现的事物是否存在?例如:一个没出生的小孩。他是否存在呢?(避开时间的提法就是:Kya的儿媳妇是否存在呢?^ ^)——与过去的东西不同,过去是已经确定了的,而未来是尚未确定的。大家看过《少数派报告》吧,预测犯罪,阻止犯罪,惩罚犯罪。对于前两者姑且说是他没有问题的吧,那么对于第3项呢?如果犯罪被预先阻止了,那么这罪名还“存在”么? 有人说,如果不去阻止他,罪行自然就存在,这个人当然还是有罪。可是他的罪行在哪里呢?即不再过去,也不再未来,更不在现在。“他消失了”由于对未来的干预使得原本存在的东西变成了“不存在”,我们如何能用一个“从来”都没存在过的罪名给一个人判刑呢?我认为这是极端荒谬的。当然,预测未来,回到未来,这些都是科幻,他们本身并不“存在”(大家没意见吧?),然而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未来,并且将她变得越来越不可知,这样一来,未来事物是否存在的问题变得无法回答了。难道我们要说,一切皆有可能,所以一切皆为存在么?

另外大家可以考虑一下问题3 作为消遣,这里就不讨论了:一个发展的、会变化的事物,比如公元2008年是圆的,2009年变成了方的,那么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他到底是作为圆的存在还是方的存在?

综上,我以为“时间不存在”这种观点虽然的确具有相当的观赏性,但是本身并无实际的价值,他引发了一些列希奇古怪的结果,就像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正反双方看似都有相当的道理,实则是极为无聊的。唯物论认为,时间也好,密度也好,都是客观存在的(这样我们比较轻松阿~),尽管无法确切的为我们所感知,并不代表他不存在(当然也不能代表他存在……)。

对于这种观点是如何产生的,我个人觉得是由于kya看到了时间这个概念的产生过程。“时间概念”在产生时,我们的确没有去证明他“存在”,纯粹是为了方便才发明了“时间”的概念。然而这个概念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们的思维无时无刻都离不开他。正因为我们强烈的感受到时间,所以我们认为它存在,如同我们看到桌子,摸到桌子一样,这就是我们定义“存在”的方式,难道还能有其他方法么,以kya文中的话来说,它存在因为我们定义他为“存在”。

我们只能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事物的存在,然而把物体定义为“各种感官的集合”又导致了唯心,我认为以kya的论点最终会导致只有“看得见,摸的着”的事物才能“存在”的结论,甚至是走向不可知论。

不过我认为那一点都不重要,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我不认为,唯物或者唯心能够对世界和平、社会发展做出任何贡献,世上任何事情都要等吃饱了之后才会考虑(除了吃饭本身)。哲学本身没有能动性,无法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至少没让我的人品变得美好),所以……Whatever

“语言是力量也是牢笼——ugo”

既然提到了思维方式离不开时间,只好又联系到所谓的“人的思考,受限于他所用以思考的语言。”由于本人对语言一壳不通(其实哲学也是)就不过多矫情了。简单的说我的观点是,任何事物都有极限,或者这就是事物的缺陷。思维是有、而且必然有局限性的,语言也同理,然而那又如何呢,难道要放弃用语言思考么?结果只能是更加的混乱。这个论点好比“人的双腿局限了人的移动能力”。你长了一双人腿,注定跑不过雄性长颈鹿。如果你没有双腿,你将不能走路。自己瞧着办吧。固有的缺陷有时不叫做缺陷,比如人类的缺点是:99。99%的人智商不如达芬奇。这已经是人类的思维以及语言的极限了,你还想要他怎样?过多的奢求是无济于事的。

再次重申以上全部都是哲学课逃课打游戏的人胡邹的,讲的不对希望大家温柔点~ 居然写了这么多字,佩服一下我自己,休息,休息一下!


原文地址;http://www.bn13.com/bbs/read.php?tid=26944

2009年3月8日星期日

这一生的感动 王蒙

从朋友的qq空间看到的,很深情的文章,也感动了我

这一生的感动    王蒙 

  

我寻求一种感动,或云:将这种感动视为最重要的目标。 

  所以我走上了文学,走入了革命。同样的感动常常表现在音乐对我的征服上,这里,音乐比文学更直接也更少其他因素的干扰。但同时它更具技术性的困难,例如我既没有乐器的装备也没有音乐的训练,所以我没有真正走进音乐。柴可夫斯基与贝多芬,勃拉姆斯与 
舒曼,刘天华与传统戏曲,苏联歌曲与美国乡村歌曲,直至日本的民歌演歌,都感动过我,像托尔斯泰、像契诃夫、像陀斯妥耶夫斯基一样,像《红楼梦》和唐诗宋词一样地感动过我。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 

  尤其是维吾尔人的歌曲。“忧郁是歌曲的灵魂。”这是大诗人纳瓦依的名句。我永远不会忘记,最最艰难的时代,午夜,受苦的赶车夫喝了几碗酒,高唱着“羊羔一样的黑黑的眼睛,我愿为你献出生命”走过我的窗口,循环往复,越唱越悲,越唱越烈,泪如泉涌,心如火烧,歌如涨潮……哪怕你一辈子只会唱这一首歌,就不算虚度生命。 

  ……而文学作品,就是我的歌,我的交响,我的协奏,我的快板与行板,我的生命的节奏与旋律。 

  文字不但是有魅力的,而且是有魔力的。通过文字,我寻找生命的密码,爱情的密码,我相信生命是一个寻找密码的过程。同样革命的命运与前途,也会从这样的密码中得到领悟。读到《贵族之家》的结尾,读到普希金的“同干一杯吧/我的不幸的青春时代的好友/让我们用酒来浇愁/酒杯在哪儿?/像这样欢乐就涌上了心头”,读到“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读到“无产阶级失却的是锁链,得到的是全世界”,我感到的是喜悦也是涕泪,是升腾也是永远。生命之所以有价值,就因为它能够感动,生命的滋味就是感动的滋味,生命的纪念就是感动的重温。 

  有许多事情我说不清楚,想不清楚:关于生命,关于生存,关于死亡,关于永恒。关于学问,关于榜样,关于意义,关于牺牲,关于价值,关于快乐。但是我已经生活在世间,我已经生活在祖国,我已经生活在地球上人类中太阳下面。我至少应该真正地感动一辈子,我至少一辈子应该有几件,颇有几件事真正让我感动。 

  感动就是生的与死的滋味,就是到太阳系、到大地上、到神州河山中走一趟的真滋真味。 

  我不是魏晋逸士。我不会归隐山林。我不是疯魔艺术家,我永远不会像梵高那样割下自己的耳朵。我有时候能够做到冷静和计算,自我保护与(吹嘘一点说)恰到好处。然而我永远不是干练的不沾锅,不是东方不败,不是常操胜算者,不是幸运儿也不是太极冠军,我完全不是一个善打算盘的人;因为与利益和成功相比较,我还在追求,有时候是忘乎所以地去追求:感动。没有感动的成功,对于我不仅味同嚼蜡而且反胃催呕。没有感动的成功就是没有爱的做爱,那更像是灾难。当我绷起政治的弓弦的时候,有时也差不多可以做到滴水不漏。当我追求感动的时候,我突然变得傻气盎然,满不论(吝)啦,我根本不计后果了……您哪。 

  感动里当然包含着对于反感动伪感动蠢感动的冷嘲热讽,冷嘲热讽的背后,埋藏着的是对于真正的感动的执迷,冷嘲热讽而达到了尽兴,也是一种感动和娱乐。 

  我的感动并不,一点也不艰深,不各色,不自恋和顾影自怜。一曲梅花大鼓《探晴雯》,一首李商隐的无题诗,一座山峰,一朵浪花,一座老屋子,一棵大树或者一株小苗,一叶扁舟,一钩残月或者落到海里去的太阳,时而使我感到生命的极致。西班牙格拉纳达的阿拉伯花园与比利时布鲁日的建筑,颐和园里的谐趣园与西湖边的平湖秋月,已经足够我感动得潸然泪下。连续听或者唱几首我所喜爱的歌曲,已经使我觉得此生再无所求。我从网络里下载了MP3苏联歌曲《灯光》,而且不是原版,只是我国黑鸭子乐队的小合唱,带有夜总会气息的歌唱,然而我仍然感动得泪水涌现: 

  “……前线光荣的大家庭/迎接着青年,到处都是同志/到处是朋友,/可是他总也忘不了/那熟悉的街道,/那里有可爱的姑娘/有期盼的灯光。…… 

  看着姑娘的来信,/……打击可恨的侵略者,/战斗更勇敢!/为了苏维埃祖国/和期待的灯光。” 

  想起姑娘的话,战斗更勇敢,这样的歌词使我立即泪水夺 

  眶。一旦把青春、爱情与为了正义的英勇战斗连结在一起,我就无法自持。 

  你可能成功,也可能蹉跎一世,可能伟大也可能渺小如蚁,你可能幸运而且得到公众的宠爱,你也可能总是被误解,被错会了意。高尚有高尚的代价,低下有低下的收益,清高有清高的寂寞,浑水摸鱼有浑水摸鱼的红火,智慧有智慧的痛苦,愚傻有愚傻的福气。然而你活一辈子总该有几次感动的充盈,充盈的感动。你的生存的标志应该是感觉,感觉的最高阶段是感动。没有感动的成功是麻木的成功,而麻木的成功也许还不如痛惜与失败。也许与快乐相比,悲伤与痛苦更容易让人感动。当我为自己的失败,为好人的早逝,为朋友的离开而感动的时候,感动有可能得到一种升华,成为一种骄傲和平静,哪怕是只成为一抹苦笑。 

  回首往事,我尚非完全虚度光阴。我留下了一些见证,一些记忆,一些说法,一些酸甜苦辣。我说话是太多了,写作也太多了,我本来可以更严谨一点,精密一点,矜持一点,含蓄一点,如果我有这四个一点,我会比现今更深沉、更美轮美奂乃至更身价百倍的。 

  我感动还因为我重视家庭,珍惜天伦之乐。我平生只爱过一个人,只和一个人在一起,家庭永远是我的避风港,是我的攻不破的堡垒,是我的风浪中的小舟,是我的夺不走的天堂。甜美的家就是天堂,即使周遭一时变成了炼狱,我的天堂永远属于我本人。在新疆时我们多次体会到,只要我们是在一起,一切都是甜蜜的,幸福的,光明的,谁也剥夺不走我们的快乐。我们常常在一起回忆,在冬天来到的时候,我们在哪里买煤油,在哪里砌炉灶,在哪里挖菜窖,在哪里卸成吨的烟煤。有一间温暖的小屋子,在零下三十度的气温中,这不就是天堂吗?这是我的信念,我希望为此专门写一本书,我希望我的这句话能留下来能传播开去。2007年初,我们度过了金婚。芳是我的存在的证明,我是芳的证明,芳是我存在的条件,我是芳存在的条件。我有三个孩子。他们都出过国,有的还在国外得到了学位。他们都有正当的稳定的职业,都过着小康的生活。我们早已有了第三代,我的大孙子明年将会从大学毕业。我们家人丁兴旺,和谐团结,我为此感谢无限。 

  我寻求感动,我感动过,感动了,而且还在感动着。我笑了。

2009年3月7日星期六

超越叔本华钟摆,人生与审美

    
  当我看到题目:超越叔本华钟摆,还未开读,已知道这必是一篇独特的,能够吸引自己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必会给我带来一些来自幽深的体验而却无法被许多人捕捉、言传或总结的慧智知见,这种知见又必能促发我们思维的某种开启或超越。
    
  所以被题目吸引,因为之前就读过叔本华“要么痛苦,要么无聊”的钟摆理论,这个理论如本文开篇便给我们介绍——“人在各种欲望(生存、名利)不得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得到满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这两端之间摆动。”
    
  记得当初读到这个理论的时候,我不得不点头如啄地承认,这个简单而极端的理论对绝大多数人是确实的,不能避免的;许多生命看似繁复冗漫的过程,其实真的仅被这一左一右就给致命地概括了。其时,自己正因为某种不能满足而深深陷在痛苦的境地,这个理论让我觉得,在我的痛苦的另一头其实原不是我所以为的美满和畅快吧,它可能真的仅仅只是某种无聊吧;那么,如果真的是这样,我选择痛苦,我要为脱避无聊而庆幸。。。
    
  然而今天,我的认知和心智早已不是当日的样子。我现在相信,众生芸芸,修炼不一,一定会有超越于这些宿命的境界,生命应该还有另外的一种状态,存在另外一种人的身上。
    
  是的,文章给出了我所期望的答案,这个境界和状态便是:纯粹认知和美的享受。。。
    
  “——如果我们能够完全摆脱它们(“它们”应指上文的“生存、名利”),而立于漠不关心的旁观地位,这就是通常所称‘人生最美好的部分’,‘最纯粹的欢悦’,如纯粹认识、美的享受、对于艺术真正的喜悦等皆属之。
    
  ——某些人带着几分忧郁气质,经常怀着一个大的痛苦,但对其他小苦恼、小欣喜则可生出蔑视之心。这种人比之那些不断追求幻影的普通人,要高尚得多了。
    
  ——能够超越叔本华钟摆的只是极少数有天赋、有艺术气质的幸运儿。他们超越了世俗生活中的小苦恼(比如没钱啊、没评上职称啊、没升官啊等等)小欣喜(比如有了钱啊、评上职称啊、升了官啊等等),从纯粹认知(科学的事业)当中得到快乐,从美的享受(艺术的创造与欣赏)当中得到快乐。”
    
  是的,这些正是我一直感知而无法言传的内容。对于生活的满意,对于生命的喜悦,有着更多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内因,而这些,都是不为外物所能左右的,得之,我们之幸,不得,我们之哀。
    
  我想起,那天在广州探望了一对认识的人,他们在各方面应该都算很顺利,但不知怎么,他们当天所呈现给我的那种生活状态让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回到家里,忍不住对LG说: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的生活还是蛮有滋味的。这种感觉,不关乎物质,也不关乎声名地位,甚至是,不关乎个人成就,因为,那些东西,他们就都拥有,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处所和他们的状态令人感到了无比的乏味,抑或是冰冷、枯燥、单调或者别的什么。我现在终于相信,很多人都在追求某种东西,却不知道另外一些东西更加重要,很多人都把毕业、就业之后的日子当作了学习和理想的终结,却没有勇气再去继续再去探求,哪怕对此的一个谈论都让他们觉得矫情、无谓,所以,日子在不可避免地堕入空虚和无聊,或虽不停地追逐喧哗,却越来越感到入骨的孤独。
   
  到这里,我还想知道的是,作者在文章中强调要“经常怀着一个大的痛苦”,这个痛苦应该是什么?。。。
    
  我又想起,大学时候,自己曾经保持几年在某条林荫长路上散步并思考,在那样的岁月和环境中,我一路来回地消融自己的得失和苦乐,并感受路边景物四时的凋零或蓬勃;那是一段多么忧伤却又快乐的日子,那时我就对自己说:不管未来的际遇如何,今后的我不要忘记今日曾经的苦痛忧愁,不要失去如今日般拥有的能够感受苦难并从苦难中获取精神源泉的能力。。。而文章说的“痛苦”,它又将是怎样一个更高层面的所指呢?
    
  —— “要想摆脱叔本华钟摆,除了纯粹认知和美的享受,还要‘经常怀着一个大的痛苦’,那就是直面生命的残酷——它是那么无可救药的短暂,就像朝生夕死的蜉蝣,短短的几十年过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直面生命的残酷!懂得生命的攸忽即逝和变数未知!拥有了这样的痛苦,才能懂得珍惜生命仅此一次的过程,善待每一个出现在生命中的所爱的人、物,才能因为获悉真理而不妄自尊大,因为明白万物博大而谨怀谦逊,能尽自己的所能,将每一刻的存在都进行充实和延展。。。
    

  生命的钟摆,或左或右,有一个方向,却指向了某种光明和绚烂。而我此刻,浑然忘记了许多许多的思虑。。。我只想,从此忠于自己“纯粹的认知和对于美的感受”。那么,在这样的冬天里,我想做的是,多用一些明亮的色彩,去把我的小窝装饰得更加温暖和适意,把来自四方的冬日的阳光久久地,久久地留在我们的窝里 。。。

文章来源:李银河的新浪博客

2009年3月4日星期三

天光水色 塞尔达传说 时之笛

这是一个很美妙的游戏,可以细细品味。

游戏中时间的变换让人印象深刻


游戏推荐:塞尔达传说系列时之笛

那年是1998。在经过了数年的热切渴望和等待,任天堂终于在新的主机上初次发售了一款塞尔达系列的新作。它的大小有256

兆(32mb)和全3D的游戏环境以及两种不同状态的林克,全新的塞尔达被期待能够吸引一个更广阔的游戏爱好者范围,从儿童到成年人,而这些人都是伴随着NES和SNES游戏成长起来的。

虽然,任天堂64从来没有赢过索尼的PS1,但是《塞尔达传说时之笛》强烈的刺激了市场并贡献给了N64一个巨大的销量,这很大程度上延长它寿命,不至于太过短暂。但是比游戏的优秀销量更为重大意义的事情是它的冲击性!在整个游戏业界和在评论界都在喝彩,它甚至赢得了来自最苛刻的游戏评论家的赞扬。已经没有很多关于时之笛能写的事情了

– 毕竟在我们原来IGN

N64版块有着比任何主题都要多的时之笛的文章

– 但是我会再次尝试。


感受这种夜幕的幽暗,简朴的游戏开头,没有快节奏的管弦音乐,没有动感的爵士音乐。

游戏知道这样更好 –

它不需要华丽的开头。




你是首发就入手时之笛的吗?如果是的话,你就应该有一个特别的“发亮的”的包装盒(右边)


-- 而不是无特别的标准版本(左边)


它并没有超越同时代所有游戏的画面效果。也并不是没有其他游戏比它拥有更高的声誉,更具有人气的角色,更让人沉迷的剧情。而是没有一个款游戏能够营造出一种游戏感觉能够如此的完整,这么的融合。游戏发售时,它证明是一款全3D的冒险游戏,在后来的年月中,它也成为这一游戏类型的范例。任天堂的EAD小组不只是把塞尔达制作成3D,而是引领了一个3D游戏时代的未来。



虽然有很多的特别版,但它们不再具有更多的价值了

——但是‘red blood’版本却不一样。

真的,早年的这个版本的游戏有干农流着血的场景。当游戏评定为E后,这种版本很快(和安静的)撤回了。

时之笛的故事开头带有一点Hylian的知识。在游戏中,这个史前神话节没有被解释,一直到后来的冒险才被揭开,但是故事的铺垫在开头就开始了

很久很久以前…

在生命诞生之前,在混沌的世界形成之前,三个黄金女神降临在混乱的海格尔大陆。她们是Din,拥有能量的女神,Nayru,带来希望的女神和Farore,代表勇气的女神。Din

用她的燃烧的手臂,耕耘大地,创造了地球。Nayru倾入了智慧,赋予了世界的生命法规。Farore用她美丽心灵在生命定律上创造了所有的生命形态。然后三位伟大的女神回到了天空,留下一个黄金神圣三角。自从那时,三角力量成为海格尔生命的奠基。而放置三角力量的地方成为了神圣之地。



在游戏开发时,照片表明那时的三角力量,能让你在年轻和成人林克之间转换。而在最终完成的版本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相似的场景,但是用MasterSword(大师之剑)取代了。

神圣的三角力量的传奇历来都是贯穿赛尔达游戏的始末的。虽然真实的三角力量没有在时之笛中出现(从开发版本的图象中可以看出,它最初的意思是想要让它能被玩家取得),它有效地在他的第一次N64之旅中引导了我们英雄的冒险。随着游戏深入,所有的事情都回归到探索的主题。当你玩时之笛时,你了解了关于林克和赛尔达的故事,这也包括他们的对手,邪恶甘农道农(Ganondorf)。那个时候,这个来自沙漠的神秘角色只公布了他的名字,老玩家发现,事实上时之笛是一部前篇。在游戏的结局中,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甘农或者甘农道农的新玩家自然会一个很大的惊喜。

时之笛的游戏体会

回想一下,你初识游戏的情景。你还记得整个游戏有多么顺畅的流程吗?现在的游戏爱把玩家丢进一个无规划的3D世界,炫耀它们的庞大的游戏环境和高自由发展度,但是有一定限制的游戏区域不至于让你迷失和疑惑。

当你在探索Kokiri村庄的时,你学会了怎么样操控好角色,怎样捡起道具,如何于怪物战斗,以及怎么样灵活使用视角系统。老赛尔达玩家可以轻易做到这些事情,就像他们以前老游戏中那样玩的,第一次接触的玩家会有一个机会领会到相比其他3D主角,林克所能做的不同的事情。


很多的玩家都会花去大量时间,只是在茫然的寻找宝剑,辟砍路标和乱砍草丛。关于游戏第一阶段,老玩家并没有感觉到他们完全的在玩新游戏。

你能跳入水中和游泳,你能举起石块。

你也能跳跃(虽然是自动的)。但是看一眼你的空荡的物品栏,你就会开始梦想这些最后你能得到的道具,和它们的战斗效果。但从一个现代玩家的角度去思考的话,这些游戏设计如今已经是游戏中的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超级马奥64已经展现给我们

如果操控角色同时控制3D视角。而时之笛展现给我们的是如果把游戏要素在一个真实的3D世界中相互融合。




紧接着,你进入了第一个关卡在Daku树内部。然后你就会体会到经典的赛尔达操控方式观念如何出色的在3D世界中得以运用。因为出现了很多拥有简单故事元素而又紧凑融合的新类型游戏(通过真实时间的片段场景)和一个高智能的游戏导向系统,LoZ脱离出90年后纯冒险故事的泛滥年代。

虽然在市场上的,有相当多的游戏坚持用游戏开头演示来告诉故事情节(注CG剧情过场动画)。在时之笛中,没有任何裂痕存在于“情节”和“游戏”中。它们只是同一种经历。当你第一次进入关卡,视角会变成非玩家控制,然后展示你现在环境的全景。



不管何时,每次你开锁一道门或者引发一个事件,视角会移动到林克的背后,让他在在一个适合的角度表现。在具体的地图中,帮助箭头指示了游戏的流程走向。任天堂充分的意识到了,在3D环境中的漫游进行游戏


远比2D地图要更复杂。在2D世界中,你只需要简单继续前进。


不管玛丽有多少光辉,玛丽64还是有一个引导的缺点


――当制作赛尔达的时候,NCL用积累的经验调整了游戏的控制方式和视角系统。





事情怎么会改变的…一个栅栏从一个难以克服的阻碍变成一个妨碍(左图)。一个干枯的湖呈现一个完成不同的体验(右图)。你回到同一个地方,然而环境已经变化了…


最吸引人的事情之一是赛尔达游戏就是一个世界的存在,它连接所有的事情。代替了简单的流程和给你最终幻想的地图行走方式,NCL创造了一个宏大的,真实的中心连接着所有的事物。这不是一件小功绩,考虑到N64缺少多边形的表现能力,所以当你第一次踏入时之笛世界看见地形的全景时,难道你不会惊异?你肯定是的,一个辽阔的地景


――足够大以致产生探索真实世界的感觉。这不是像玛丽64中的桃子公主的城堡里的小花园。在旧赛尔达游戏中,每个关卡都是非常靠近的在一起,如果你要把旧赛尔达世界转变成3D形式,结果就会是迪斯尼乐园,而不是一个在呼吸的生命。

任天堂的杰作?一个辽阔现实的海格里,在整个冒险中,游戏会在适当之时给你暗示。你看见远处隐隐若现的山。你看见一个太高不能越过的栅栏。你看见一个在水底的洞穴入口。你看见这个世界的深处,思考所有这些你将会挑战的。没有隐形的墙壁,没有人为的限制会强迫你转向.


如果你看见了一些有趣的东西,问题只是你能不能到达那里。


终于你已经熟悉了游戏世界,然而开始烦恼花太多时间在穿越地图,这时你得到了Epona。

这不只是一个让人兴奋的游戏特色:对于这种类型游戏,它是必须要得。骑马,你能更快的行程,还能在不同的高度欣赏同一个环境。一旦当你得到了马,你再探索游戏地形。曾经是巨大的无聊的无限延伸的大地,突然变成了一个跳跃障碍训练场。这时任天堂的老诀窍了。一些开发者知道如何最有效的利用游戏。

在时之笛中,任天堂再次多次利用这些技术。当你发现真实之镜后,你开始惊讶海格里到底有多少隐蔽的入口,当你得到震动石后,你开始徘徊只是为了寻找更多地秘密隐藏的要素。让我们不要忘记了最终的挑战,林克是从没有经验的小孩一下成长为一个拥有出色能力的勇者。如今你会在很多新游戏中发现很多眼熟的游戏设计,塞尔达和银河战士系列能够持续玩家心中的统治地位,是因为他们所做的是时代的先驱。





你曾经穿越时间,所留下的印迹,又伴随着时间而淡忘。因为你完成了太多的事情。你还记得Deku树吗?要不你记得卓拉的领土,迷失的森林,Kokiri森林,森林神殿,Hylia湖,Gerudo山谷,海格里城堡,隆隆牧场,死亡之山,Goron村庄,水之神殿,墓地,lord


Jabu Jabu, 影之神殿,还有沙漠巨像。
在时之笛里,真的有很多很多的难忘的回忆和场景。你还记得你在湖里钓鱼是多么的闲暇吗?你已经忘记了你是如何寻找到反射光盾的?还有隐藏在夜幕中潜行于Kakariko村庄打猎Skulltulas,在辽阔的草原下面,你迈着承重的脚步踏入水之神殿,


让我们也永远追寻和回忆那些bosses,像超大的Dodongo,恐怖的爬行蜘蛛Gohma,和最后笨重的甘农这方面比较其他的冒险游戏,你会很快就体会到,这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如需要仔细计划的动作冒险游戏玩法,和不同速率的步调。



时之笛对游戏业界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大多数的3D冒险游戏如今拥有一个雷达追踪和quick-center


视角系统,更多的游戏现在流行使用穿插在游戏流程间的过场动画,来讲述故事,以防止在游戏和理解故事之间出现间痕,许多第三视角游戏允许用一个手动的第一视角瞄准系统来使用射程武器。

但是就像时之笛是创世纪的又多么好玩的游戏,它同样有着一些遗憾。对于新手,游戏的要求明显是过于困难了。除了N64的技术瓶颈(被迫运行一个较差的平滑帧频),任天堂基本上集中精力在首创3D的第三视角冒险游戏,所以花了较少的时间在一些基本探险要素上,有些需要更多让玩家用自己的直觉发现,而有些则应该更隐秘些。


有一个例子,你必须要在马背上让Ingo挑战你赛马,可很多玩家都没有能力理会到。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Navi(精灵)的一直不停“hey”提醒声。这本是设计来帮助玩家领到下个任务,但Navi实际上是扼杀了玩家在游戏中的对其他事物的兴趣。任天堂对于玩家的游戏领悟能力应该更加自信些,让玩家自己去探索,发现。

-- 或者,在另一种情况下,

因该至少给你一个关闭Navi的唠叨提示的选项。

评论家也指出事实上时之笛的“黑暗世界”并不是几乎和以前的出色和独特,

比如虽然游戏主题普遍认可

但非常缺少配乐

,比如玩家疑惑在一些方面时间仍然没有改变。还有回旋镖被限制只能由年轻的林克使用。不过,游戏的短处和游戏所拥有的优秀品质是不足挂齿的。时之笛一个如此出色的游戏。它的画面可能是看上去是过时了(尤其是当你在大屏幕电视玩它时),但是游戏性依旧是最好的。

你需要回味它吗?


我衷心希望你能已经做了。


有着太多地要素你能在时之笛中寻找,只通关一次肯定不行的。


当然,用今天的标准眼光来欣赏此作的视觉,你会难以掩盖流露出陈旧感受,

是的,midi(乐器数字界面)音乐听上去有些屑碎的金属搬杂音,但是他仍然是多么杰出的游戏阿!

我还能在哪里买到它?


到处都有。灰色版(简装版)仍然在很多商店销售,当然你能察看任天堂分类论坛,或者在EBAY相关拍卖地点了解信息。


时之笛也在中国的神游机平台发售过,玩家可以在一些专门的游戏下载站把游戏下载到一张闪存记忆卡里面。神游机在中国之外是非常罕见的,而且在玩时之笛时,笨重的手柄也不能很好的传递游戏效果,不过对于收藏家来说仍然很吸引人的。


很幸运,稍许改进的时之笛版本又在Gc出现了,The

Legend of Zelda: Ocarina of Time / Master Quest(里塞尔达),TheLegend of Zelda Collector'sEdition(塞尔达收藏版)。这两作通过一些特殊方式供应,如特典,不过甚至在市场上销售过(未经任天堂授权)。

如果你不是一个纯粹主义者(译注:有严格标准行事之人,这里指非要玩原版),不存在问题不用任天堂64的专利Z健设置来玩此作,那就赶快抢夺重新发售GC版的时之笛吧,然后再次体验一款,是在这过去10年内,开启了核心革命的游戏吧。